省公安厅开展“一对一”精准扶贫驻村工作

25.04.2016  12:47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谯娇)在“海拔高夜难眠”、“刮风就停电,下雨就停水”、就餐“一荤一素一泡菜”、冬天零下15℃高寒艰苦工作生活环境下,四川省公安厅派驻道孚县各卡乡冻坡甲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默默奉献,扎根基层,以实际行动为当地牧民解决各类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工作目标,确保2020年冻坡甲村如期按质脱贫奔康。

    据记者了解,道孚县各卡乡冻坡甲村精准扶贫活动是由四川省公安厅、成都师范学院、光大银行成都分行3家单位联合对口帮扶。2015年7月23日,四川省公安厅党委指派国保局教导员桂汉志、治安总队教导员刘海军2名同志赴冻坡甲村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把最需要的东西带给他们”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桂汉志对记者说到。从去年7月到这里工作,早晨8点准时进村挨家挨户探访,已成了他每日的习惯。

    “卡卓,卡卓”一进到村民邓珠泽绒的家里,他就不停的向记者诉说他感谢的心情。据了解,邓珠泽绒今年61岁,是村里的困难户。因身体受过伤无法劳动,邓珠泽绒一家四口只能靠着国家给的低保勉强生活。但这种情况随着去年精准扶贫驻村队的到来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的两个儿子都没什么文化,成年后一直没有工作,去年在公安厅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都找到了工作,真的太感谢他们了”现在谈起两个儿子,邓珠泽绒十分骄傲。“大儿子去了县里的酒店打工,每个月都有2000元的收入。小儿子在电力公司当抄表员,每个月有2500元的收入”两个儿子工作问题的解决,极大的改善了这个贫困家庭的现状。

    而邓珠泽绒也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方法。“现在靠着奶牛养殖合作社提供的两头奶牛,每个月能给我家带来1000多元的收入,油菜地膜种植,每月也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和邓珠泽绒家自己的努力下,脱贫致富不再是梦想。

    据记者了解,为拓宽村民经济增收渠道,驻村干部与乡村干部一道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寻对策,在各卡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冻坡甲村村民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地农作物种植的油菜地膜种植产业,省公安厅投入七万元作为产业发展投产资金, 9月份,油菜地膜收成后每户村民每亩地可直接增收1100元左右。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农牧产业合作。根据冻坡甲村部分村民养殖奶牛意愿,光大银行积极协调道孚康巴渠德农牧发展合作社加强与冻坡甲村民奶牛养殖产业合作,按照“合作社购置奶牛寄放村民,村民投人力不投资金负责养殖,奶牛产出鲜奶归农牧民所有”的产业运作模式,驻村干部与村两委一道先后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实地考察康巴渠德农牧发展合作社,在各级支持帮助和推动下,目前,已有6户精准扶贫对象与合作社签约合作协议,本月底,入社村民每日可收入鲜奶产出经费约65元左右。

    精准扶贫工作队还围绕村民生产生活所需,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协调民营企业为冻坡甲村捐赠电视机1台,香肠2500斤;垃圾筒22个。协调浙江商会捐助衣物2858件(套),协调光大银行捐助衣物1328件(套),协调成都师院捐助衣物497件(套)。先后为1名群众解决了身份证久拖不发问题,为1名妇女解决了未婚生子小孩户口落户难题,为3名身患残疾群众办理了2级残疾证。为1名先天性唇腭裂病患儿童在成都提供“一站式”就诊服务通道,并积极协调技侦总队捐款4000元用于就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