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公司开业公安厅、司法厅祝贺? 公司回应:广告公司犯错
公司开业 空飘条幅拉政府部门“扎场子” 记者调查证实所涉政府单位均不知情,工商部门称此举涉嫌虚假宣传
记者赶到现场,工作人员已经收起空飘条幅。
悬挂政府部门祝贺条幅的空飘。
12日下午,成都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开业,几个祝贺的空飘气球下挂着写满署名的条幅,祝贺单位竟写着多个政法机构的名字,引发关注。华西都市报记者向条幅中提及的多个单位求证,对方均称对此毫不知情,并将保留对该公司追究责任的权利。工商部门表示,涉事公司此举涉嫌虚假宣传。
月12日下午,成都环球中心北侧N2写字楼入口处,一家投资管理公司正在举行开业庆典。原本正常的商业行为,却因为几个祝贺的空飘气球而引发关注。几个气球下的条幅上,祝贺单位竟写着多个政法机构的名字。
这一幕被许多路过的市民拍下,并上传到网络上。随后,华西都市报记者向条幅中提及的多个单位求证,对方均称对此事毫不知情,明确表态这是“被祝贺”,并将保留对这家公司追究责任的权利。
然而,面对记者的询问,该投资公司负责人则回应称,的确没有这些单位的祝贺,条幅是广告公司搞误会了。
现场调查
庆典结束前被撤下空飘上确有政府部门名
11月12日下午4点左右,一名华西都市网网友上传了祝贺空飘气球的照片。照片上显示,4个空飘气球上,分别写着省公安厅、司法厅等“热烈祝贺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业大吉”的字样。
下午5点,记者赶到了环球中心事发地,却已见不到任何空飘踪迹。广场保安证实,确实有一家投资公司搞开业庆典,大概3点多开始的,“搞得很隆重,来了很多人。”记者问及空飘横幅时,保安称横幅上列了好几家政府单位,在场的人都看到了,不过在庆典结束前就撤下了。
记者看到,N2写字楼大厅也被祝贺花篮摆满,花篮上的署名均是私人和一些同行公司,未见政府部门名称。在门外,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收拢空飘条幅,条幅上的文字的确跟网友照片上一样。该工作人员说,他是一家广告公司雇来做活的,庆典过程中突然有人叫他提前把空飘收了,他就马上扯下气球,把条幅叠好,准备送回广告公司。
部门澄清
对方是冒名做的将联合调查追究其责任
记者向所涉及的部门一一进行了核实,各单位在经过调查后,均回应称单位不可能做出如此出格的举动。
省公安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此事他们完全不知情,也没听说过这家投资公司,作为政府单位不可能送出这样的条幅,也不允许以单位名义参与这样的商业活动,对方是冒名做的。
省司法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则对该公司的行为予以了谴责,称该公司挂他们的祝贺横幅,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给市民造成了误导,对司法厅的名誉造成了损害。他们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调查此事,不排除追究该公司的法律责任。
公司回应
广告公司误制作 纯属私人朋友来祝贺
随后,记者找到了这家投资公司办公地。表明来意后,该公司董事长张杰向记者解释说:“有点误会,我看到后,马上就让工作人员把空飘撤下来了。”
张杰的解释是,投资公司是新成立的,主要从事抗癌医药项目,和空飘中提及的政府单位没有什么交集。
他说,因自己以前在部队,有不少私交很好的战友在以上这些单位工作,自己公司开业,这些战友都以私人名义来祝贺,但负责开业庆典的广告公司误解了,所以制作了这些空飘。张杰表示,下午3点半开业时,他陪同嘉宾到现场,看到这些条幅后就立即让撤了。
工商说法
近期多起类似“造噱头”事件涉嫌虚假宣传将被查处
张杰和收条幅的工人都未透露是哪家公司承揽了这一业务,因此记者无法证实是不是广告公司摆了乌龙。记者采访一位广告业内人士,他表示,广告公司几乎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清单,广告公司只会按清单严格制作。
记者搜索发现,仅我省近期就有类似多起私列政府部门给公司祝贺开业的例子,有些还被工商等部门进行了查处。广告业内人士分析说,列出权力部门给自己祝贺,制造一点噱头,给自己公司“扎场子”,既能给别人“我公司来头大”的敬畏感,提高曝光率,又没太大的违法成本。
此事记者反映给成都高新区工商局,监督管理处许处长告诉记者,这种空飘横幅占用公共场地,需要城管部门审批,而横幅内容则由工商部门审核,不是经营者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而该投资公司显然是冒用了公权单位名义,这就是虚假宣传,工商部门就要查处。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逢春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钱双摄影刘陈平
马上评在商言商本重信 盗人名号太出格 □蒋璟璟(本报评论员)
公司开业,造势庆祝原是常态。但即便如此,罔顾事实、虚假宣传,却也实在不该。在商言商本当重信,盗人名号、伪造恭贺,总归太过出格。现代社会,于私人个体于公权机构,对名誉权皆无比看重。公然冒用公权单位之名,行自我推销之实,荒诞至此难免令人唏嘘。
此事或是意外,还是有意为之?无论如何发生,但后果注定恶劣。其不仅事实上损害了某些公权机构的声誉,且折射了一种极不纯粹、极不健康的营商心态。在此心态内,经商不再是一份独立的事业,而必须寄生于权力的庇佑,必须找一靠山镇场。
说到底,所谓“纯粹营商”的信仰,在此间仍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景,更多的从业者信任那种狡黠的市侩智慧,多过信任明面的规则,而这恰是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