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创新的五大陷阱

20.01.2015  12:10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的长期任务,是由卖力气、卖产品、卖资源的阶段,提升到卖技术、卖专利、卖标准的阶段。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又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不能仅仅需要继续的艰苦努力,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制度创新以及观念创新等。         中国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的长期任务,是由卖力气、卖产品、卖资源的阶段,提升到卖技术、卖专利、卖标准的阶段。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又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不能仅仅需要继续的艰苦努力,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制度创新以及观念创新等。

        盲目创新等于“自杀”

        创新是必须的,但企业对创新必须进行有效管理。

        多数知识型或科技型企业都将创新视为企业的灵魂,视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赞成。因为这种观点来自于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我国众多企业创新成果不多,创新投入不足的现实。但经过我们对众多企业的调研观察发现,创新不足是问题,盲目创新也是问题。事实上,创新对企业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创新需要管理。盲目的创新,过度的创新,可能是企业的自杀。

        创新确实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企业创新不同于大学等专门科研机构的创新,专门科研机构创新的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或新技术,其制约因素主要在于人、财、物构成的科研能力大小。但是,企业创新有着特殊的制约因素,那就是市场需求,包括客户需求和竞争需求。高绩效的企业创新来自于市场需求导向,失去市场需求导向的创新是盲目的创新。

        因此,海尔公司提出了管理创新的三原则:1)企业创新的目标是创造有价值的订单;2)企业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地破坏;3)企业创新的途径是创造性地借鉴和模仿。华为公司的管理创新的四原则是:1)模仿式创新——坚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原则,引进世界领先企业的先进管理体系;2)、改进式创新——坚持“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的原则,持续地推行管理变革;3)、价值导向创新:持续地提高人均效益,构建高绩效的企业文化;4)、创新管理机制:设立专职的企业创新与变革管理部门。

        五大创新陷阱

        过快创新

        过早创新

        过度创新

        过虚创新

        封闭创新

        经过大量的企业案例调研,我们发现企业的盲目创新有五种基本情况,即过快创新、过早创新、过度创新、过虚创新和封闭创新。我们称其为五大创新陷阱,下面分别展开阐述。

        (1)过快创新陷阱

        过快创新是单纯追求技术推出速度而脱离市场节奏的一类创新。不给创新成果一段相对稳定的应用过程,总在快速不断地推陈出新,更新换代,虽然满足了技术人员的创造欲望,但造成创新的不经济。日本的汽车企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品尝过汽车换型过快(平均3-4年)、研发投入过多的教训,尽管赢得了局部竞争的胜利,但给企业背上了较重的财务包袱。相比而言,英特尔公司有节奏地推出新产品的策略,就是对创新进行有效管理的成功案例。从286到586,又从奔1到奔4,再到酷睿,表面看来是按照摩尔定律进行的技术创新、产品换代,实质是对市场节奏的巧妙把握,对游戏规则的灵活掌控。

        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以技术为导向,创新是为客户服务的,不是给客户找麻烦的。总在快速创新,不断地翻版升级,迫使客户不断够买新的产品和技术,但客户需要的却是把已有的设备搞好,这就是创新导向上的偏离。青岛海尔是非常重视创新的公司,但海尔秉承的技术创新原则是:客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以求避免脱离市场需求的过快创新。

        不仅是技术,管理创新也会产生过快问题。如前所述深圳华为公司针对性地提出“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的思路,就是为了尽量避免管理学习过程中过快创新可能带来的问题。总之,企业创新需要把握节奏。

        (2)过早创新陷阱

        过早创新多表现为“曲高和寡”。企业存在的理由是满足客户需求,但更高调和更激进的企业往往提出要“创造客户需求”。尽管俗话讲,买的不如卖的精,但是这种假定自己比客户聪明的想法亦有问题。比如,过于超前的技术或产品创新由于主要是为少数超前客户服务的,以至于短期内无法形成有效的、有规模的市场,美国铱星系统公司的失败即是典型案例。中国的小网通就是押早了。任正非讲:“小网通刚死,宽带就来了。它如果晚诞生几年,就生逢其时了。英雄常常是生不逢时的。有一些人性格很刚烈,大家不认同,我说你就生错时代了,你如果生在抗战时代说不定就是英雄,说不定就能当将军”。跟不上客户需求是问题,超越了客户需求同样是问题,正所谓“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两步是先驱,领先三步是先烈”。

        过早创新产生的理由之一,往往是因为强调所谓的长远目标或长期战略,而忽视了企业近期的生存需要,于是,当欣赏新技术所描绘美好远景的人数过少的时候,创新可能会演变成“找死”的盲动主义。企业创新必须注意短期市场和长期市场的协调,“明天是美好的,但别在黎明前死去”,活着才是硬道理。

        企业创新必须是客户需求导向。北京的中关村电子街流行一句话很到位,“卖出去才是硬道理”。什么卖得动就进什么货,而不是什么货先进进什么货;同样,在研发方面,应该是什么卖得动,就开发什么,而不是什么先进开发什么。有时候,过渡性产品反而是最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比如VCD的成功,只要能满足客户需求,与最先进技术水平(比如DVD)有一点差距的产品也是合理的。当企业可能陷入不得不批评竞争对手产品技术落后,不久一定会淘汰,而客户却不大以为然的时候,就该反思企业是否偏离客户需求导向了。

        以技术优势而自豪的高科技公司更容易滑向技术导向。北大方正激光照排产品的成功,就是因为竞争对手过分得意于产品在某些特殊功能上的技术优势,比如能够排版微积分、苯环等,错误地将目标客户集中在了特定的高教出版社等狭窄领域,从而为北大方正留下了报社等广阔的市场空间。背离客户需求的创新是盲目创新,脱离“有效”客户需求的创新同样是盲目创新。

        深圳华为公司可以说是崇尚技术创新的公司,每年投入销售额的10%给研发,成长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技术驱动大于市场需求的经营决策,吃过一堑后,华为公司为自己确定了宏观商业模式:“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流程化组织建设”,再次坚定了走客户需求导向,不走技术导向的成长之路。

        (3)过度创新陷阱

        过快创新和过早创新,主要是从技术和产品角度看的,掉进这两个陷阱可能是因为竞争激烈所致,但主要是与企业过强的技术导向有密切关系。过度创新陷阱则和技术因素无关。

        过度创新,是指企业在组织或管理变革方面过于激烈的、急风暴雨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