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两学一做” ——器材公司党员干部赴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等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05.01.2017  23:02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11月10日至11日,四川省科学器材公司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重庆歌乐山烈士墓园、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监狱旧址、曾家岩50号周公馆等地开展“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

    伴随山城日新月异的发展,乘坐发达的轻轨交通,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来到了原中共中央南方局设在城区的办公地点——曾家岩50号周公馆。周公馆前身是赵少龙和赵佩珊夫妇的房产,后因躲避日军空袭,两人将房产转租。1939年2月,邓颖超以周恩来名义将一、三层和二层东侧部分房屋作为了办公地,俗称“周公馆”;其时,二层西侧部分则被作为重庆妇女难民服务区。重庆谈判期间,也作为外事组以及党派组驻地。在了解周公馆历史背景后,大家更兴致勃勃地进行参观,对革命先烈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风雨兼程、辛勤奔走为革命事业奉献的赞叹声此起彼伏。追忆往事、缅怀伟人的同时,大家也都纷纷表示会将所感所悟融入以后的工作生活中。

    主题活动第二站,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严肃庄重的氛围下,眼前纪念碑上一行行烈士名醒目的耀眼,罗世文、车耀先、江竹筠……在党委副书记、公司经理、中心主任耿萌辉的带领下,大家为革命先烈默哀、鞠躬,重温入党誓词,听取“为信仰”而牺牲的革命故事、零距离感受革命志士大无畏奉献精神及爱国情怀,获得身临其境的心理体验和深入灵魂的情感熏陶。回眸历史、感恩前辈,大家毅然表示今后会学习革命先驱们昂扬锐气,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

    位于歌乐山麓的渣滓洞集中营和白公馆监狱旧址必定也是此次主题活动中的教育重地。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大家了解到渣滓洞和白公馆曾经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军统特务机关为迫害革命者而秘密设置的监狱,被人们称作为“两口活棺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特务在这两座人间地狱中关押、迫害、屠杀了大量的革命仁人志士,如今这两处已然成为使后人缅怀英烈并为之扼腕叹息的红色革命遗址。仅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军统特务就对关押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的革命人士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300多名革命者英勇就义,留下了歌乐山下这场骇人听闻的悲剧。许多年轻党员在了解了这段历史后,悲痛扼腕声层出不穷,但更多地则是义愤填膺,以及对革命历史的铭记,对如今美好生活的珍惜。

        此次为期两天的“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使公司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生动的党性教育,纷纷表示内心经受到冲击,心灵受到了洗涤,思想得到了熏陶。革命先烈江姐曾经说过:“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里死去,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中活着”。时间已经跨越到了2016,但英烈们却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