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办老年大学一座难求 民办校招不满年年亏空

22.10.2015  08:18

作为目前成都唯一的民办老年大学,四川通惠老年大学还在苦苦支撑。

 

  通惠老年大学冷清的课堂。

公办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同时,成都唯一民办校却招生不够年年亏空

 

  网友说:不要让老年大学成了老人唯一去处

  一位80岁老母亲在老年大学里的学籍,一心希望能留给女儿;一位90岁老父亲住进医院无法走动后,安排女儿每周到老年大学里替自己带回学校的动态……这些举动背后,藏着老人对老年大学的深深留恋,也影射出老年大学“门票”的来之不易。

  截至2014年底,四川省60岁以上老年人1649万,老年大学在校学习人员63.74万人。换句话说,老年教育培训掌握在少数老年人手里。

  有声音疾呼,老年大学是公共资源,不能拽着不放,老学员必须“放手”;有人冷静表达,节流不如开源,增加老年大学的数量供给方能“治本”,应该鼓励更多民间力量办学。

  而市民骆小姐在网上留言说:“老年人之所以对老年大学趋之如趋之如鹜,还不是因为内心孤独,需要寄托和排解。

  在骆小姐看来,除了完善老年大学供给需求外,更需要子女和家人用爱来补偿,“不要让老年大学成为老人排遣孤独的唯一去处。如果子女多陪老人,给老人安排娱乐生活,一心要挤老年大学的人就会少些。

  10月21日,“8旬母亲临终嘱托:学籍给女儿‘继承’”的故事经华西都市报报道后,线上线下兴起一番讨论。学位继承到底该不该?一座难求把人逼得这么恼火?

  “确实恼火,”四川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分享亲身经历,一位老人为了拿号报名,提前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凌晨4点起来排队。

  这 边 热

  九旬老人住院后女儿代他上学“占座

  四川老年大学每年有两次招生,入学的排队抢号报名简直成了一场大战,“报名那几天,不止一个老人会提前到学校附近租房子住,早上4点就起来排队。

  也因为这样,学校尤其理解学员对学籍的重视。“但学籍传给女儿,不会有失公平吗?”记者把读者的疑问转达给四川老年大学校长何云,何云解释,这样的案例是极个别的,“尽量兼顾公平,我们征求过所有学员的意见。

  但律师陈逢逢还是点出了问题,“从法律上来说,这确实侵犯了他人的权益。”陈逢逢告诉记者,公办老年大学是公共资源,应该是全社会共享的。

  能占着一席之地不容易,总有人特别珍惜。四川老年大学里年近90岁的学员汪模锦,近日住院不能走动了,女儿成了他的“替身”,每周到学校代为“上学”,负责从汪爷爷班主任那里给他带回去学校和班里的一举一动。

  那 边 冷

  民办老年大学招不满 转行搞旅游填补亏空

  有市民感慨,物以稀为贵,老年大学资源太宝贵了,多办点学校嘛?

  四川省老龄委有关负责人回应,截至2014年底,四川共有老年大学(学校、辅导站)2249所,成都有老年大学801所,绝对数量并不少。

  问题出在哪里?“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太快,基数越来越大。

  “老年大学如今是公办学校‘一家独大’,”这位负责人说,这已经成为制约老年大学发展的瓶颈。简言之,民办的吃不饱,公办的吃不了。

  十多年前成立的四川通惠老年大学,是成都坚持到现在仍在从事老年教育培训的唯一所民办老年大学类机构。但是由于招生不够,房租和人工等成本开销,学校年年亏空。如今学校转型成立了老年俱乐部,与旅行社合作涉足老年旅游等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亏空,但已越来越远离办学初衷。

  四川省老龄委有关负责人说,民营的老年大学没有政策没有支持,必然拼不过公益性的公办老年大学。

  财政拨款是公办老年大学的主要收入来源,学费更多的是“象征性的”。在龙泉驿区,政府甚至全部买单,入读龙泉驿区老年大学不需要花一分钱,“只要报上名就读,”校长王万祥说,打破“终身制”的唯一方式,是“无故旷课”,“无故三次不来,默认放弃学籍。”观点/鼓励民资办学尚需政策引导

  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原则如何分羹老年教育市场,或者说分担老年教育的大量需求?有专家说,这需要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帮助企业探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政府对民办养老机构有许多支持政策,老年教育何不尝试社会资本参与。

  四川省老龄委有关负责人赞成这样的想法,期待政府“破冰”。这位负责人表示,不仅是没政策没支持,现有的民间力量甚至拿不到老年大学的营业执照。“老年大学现在的定性是民办非企业,获批成立必须要有主管单位。”所以,现在能够看到的民营老年大学,他们基本都需要有一定实力的大企业大单位,如四川大学老年大学有四川大学做主管单位。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媛莉 摄影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