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 四川全面“触电”

12.12.2013  13:28

    

各市州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负责人参观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电子评标室。(记者 李梓溶 摄)

    四川省高度重视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建设,先后十多次专题会议研究。2013年,是我省省市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集体挂牌运行的第一年,21个市州基本“通电”,电子化交易提速;引入“高考评分”模式,限制评标专家“暗箱操作”;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竞买人“背靠背”……我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出了自己的特色。

    电子化交易:

    21个市州基本通“

    “电子化是绵阳公共资源交易的重要特色,到11月底,已完成网上发布招标项目3575个,电子评标项目1353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3个。”绵阳市中心党组书记蒋玉平说,当前的工作重心是开始新一轮电子化建设。

    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省领导在组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时提出的“公共资源交易必须推行全电子化手段”的要求,推动电子化交易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遂宁市中心副主任王选择对此非常认可:“为确保阳光交易,就要大力推进全程电子化交易。按照‘4+1’模式,我们建立了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国有土地出让4个电子交易平台和1个电子监督平台,公共资源全部实行网上交易、全程监控。特别是电子监督平台,将交易活动从信息发布到交易结束置于全程监督下,有效保证了阳光化。”

    “9月,我们通过刚刚建成投入试运行的‘宜宾国有产权电子化交易系统’,办理了‘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区报废资产出让’业务,正式实施国有产权电子化交易工作。10月上线试运行土地矿权网上交易系统。目前,四大板块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系统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宜宾市中心主任王青春介绍到。广安市中心则提出,在与遂宁实现远程异地评标现场测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创新,加快硬件建设,主动与其他兄弟市州衔接,共同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

    限专家裁量权:

    引入“高考评分”模式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需要打牢基础,更离不开创新举措。21个市州在探索创新上,都走出了各自的道路。“省领导要求泸州进行全省政府采购改革创新试点,为全省政府采购探索经验,为此今年我们成立了‘政府采购改革创新工作组’,着力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泸州市中心主任邓祖明说。

    眉山市中心则在评审方式上玩出了“新花样”:“眉山市电子交易平台引入‘高考评分’模式,即实现暗标评审,这种模式不仅使投标人不知道‘谁来评’,也使专家不知道‘来评谁’,限制了专家滥用裁量权。”“去年以来,我们立足破解‘专家不公’和‘低价抢标’难题,在全省率先试点‘经评审的合理低价抽签中标办法’。”阿坝州中心主任龚明介绍,今年将此方法提升为“两阶段三步法”,制衡了专家自由裁量,有效防止恶意竞争、围标抬价等现象。

    政府采购:

    协议供货竞买人“背靠背

    “今年,仅工程类、采购类项目节约资金就达23.82亿元。”第一个发言的成都市中心主任刘学“”出一系列数据,立刻点燃了现场气氛。

    “现6大类103项公共资源项目,全部进入中心集中交易。”绵阳市中心党组书记蒋玉平表示,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矿权招拍挂、政府采购、经营权出让等项目已陆续纳入中心,仅工程建设项目进场交易就有352个,总投资66.8亿元。

    巴中市中心主任刘克勤说:“我中心今年2月20日组建,仅用112天完成场地建设。10月,配合省中心开展政府采购问卷调查,满意率为80.77%。而11月26日,恩阳区13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省内外参加投标企业达132家,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交易迈上新台阶,眉山市中心主任杨帆也深有感触,“我们改革了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制度,实行了网上竞价,3天即可完成采购工作,针对土地矿权交易、国有产权交易项目大宗保证金易泄密等问题,实现网上报名、缴纳保证金,竞买人‘背靠背’”。

    省中心相关负责人总结道,今年作为全省交易系统三级中心集中挂牌后全面加快运行的第一个年头,是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奠基年。建立起规范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场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运行机制、制度建设及标准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而交易服务也更加规范。(记者 李梓溶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