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以上居民选择货币安置
“快进来、快进来。”4月28日,内江市市中区西浦观邸小区内,75岁的容器厂退休职工闻永禄热情地招呼记者到自己的新家看一看。
走进这间82平方米的两居室,正对面墙上挂着老两口甜蜜的结婚照。宽敞整洁的客厅里,摆放着50英寸液晶电视。“新房子的面积不仅比老房子多10平方米,而且包括电视、冰箱、抽油烟机在内,所有家用电器都买了最新的。”闻永禄坦言,能享受如此好的生活条件,没有内江市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出台的货币安置政策是不可能的。
闻永禄和老伴翁纯华住的老房子在容器厂棚户区,1980年就搬进去住了。“那时候条件不好,厨房和厕所都很小,楼后面有一条臭水沟,平时都不敢开窗户。”
棚户区的很多居民都盼望着能早点进行改造。
去年8月12日,内江正式启动容器厂棚户区改造工程,提供了就地还房和货币安置两种选择。
一开始,闻永禄想要房,觉得老地方、老邻居住习惯了,而且除了把自家72平方米的房子升级到102平方米外,还能拿到1万多元的现金补偿。
翁纯华不同意,和他商量货币安置的好处。“市里给的政策非常实惠,算下来每平方米能拿到6000元,而周边的商品房才4000多元一平方米。要房子的话,要等3年时间才能建好,光是在外面租房的钱就得花不少。”
几天后,闻永禄和老伴签订了货币安置补偿协议,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有一些议论。大家主要担心政府承诺的补偿款不能够按时给足,拖上一段时间会很麻烦。”
老两口一商量,开始大着胆子给大家做工作。“这个是政府工程,规模很大,不可能不讲信用。而且市委书记还来视察了,说明市里很重视。”
其实,老两口心里也不是特别踏实。签完货币安置补偿协议后,曾两次到市中区棚改办公室咨询何时能拿到补偿款。
去年11月12日,44万余元的补偿款一次性打进闻永禄的账户。老两口乐开了花,当天下午就到棚户区斜对面的西浦观邸小区,买下了已经看好的房子。“把所有家电都换一遍,再加上装修的钱,自己才贴3万多元。现在住进新买的商品房已经好几个月,比起等3年才能住进安置房强多了。”闻永禄说。
在老两口的带动下,陆续有人选择货币安置。同时,市中区棚改办坚持公开透明原则,每天张贴公布签约人数、拿到补偿金额等具体信息。“大家看到政策很公平,执行也很严格,开始纷纷选择货币安置。据统计,容器厂棚户区总共233户业主中,有199户选择了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5.4%。”容器厂所在的脚盆田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