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攻克一个个薄弱环节上实现突破

20.04.2015  09:44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也难在全面。它是让老乡和城里人共同实现的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是人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小康,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小康。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承载着一个百年梦想的最后一跃,也是一次“惊险的跳跃”。能不能跃过,关键取决于能否攻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而农村,就是最大、也是最关键的薄弱环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要深刻认识到,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关乎最广阔大地上的最大多数人能否实现小康;更要清醒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五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老乡收入基础不牢,全面小康就站不住脚。今年,我国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增幅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增幅两个百分点,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但是,即便按这个态势,到2020年时城乡收入比仍为2.5∶1。因此,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度着眼,实现三农的“强富美”还有艰巨的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打赢扶贫攻坚战。透风漏雨的茅屋不是小康,路不畅、电不通也不是小康,不填平贫困洼地,全面小康这幢大厦的根基就不稳。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去30多年,按国际标准计算,我国有6.6亿人快速摆脱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但是,也要时时谨记,目前仍有8000多万贫困人口,这个规模与全德国人口数相当。他们若不能冲刺实现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奇迹”的光环就会黯然失色,全面小康社会的拼图就不完整。因此,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扶贫攻坚薄弱环节,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生活富足,还要让社会问题比较顺利地解决。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小康。当前,从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指标完成情况来看,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居前,但医疗、教育和住房水平,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指标尚显落后。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来说,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更好的教育、更优美的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均等的公共服务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要实现全面小康,就要抓住这些薄弱环节,不能一个方面翻番向前,另一个方面止步不前;也不能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要让人民有获得感。在这个过程中攻克一个个薄弱环节,就是全面小康水平的一次次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说到底是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薄弱环节不解决,发展就可能跌入“陷阱”。攻克薄弱环节,根本上还是要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新阶段、新常态下调结构、转方式,努力提高发展水平。

        从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来都是清晰目标倒逼攻坚克难。只有紧紧抓住薄弱环节,扭住前进道路上的要害,解决好一个个实际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