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重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26.04.2015  18:28

   新华网四川频道4月26日电(杨迪、常璐璐)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应重视对制度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实现技术进步与深化改革的良性互动,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拉动经济回升。这是部分财经专业人士在25日于成都举行的一场金融论坛上提出的。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本是依靠资本投入来带动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拉动远远不够。”在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与财新传媒共同主办的“2015西南论坛”上,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高坚表示,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中国和很多亚洲国家更多依赖资本和劳动力增长,发达国家则更多依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分析研究发现,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口迁徙放慢和技术进步溢出放慢,这是前期制度改革相对缓慢造成的结果。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概念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是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

    “知识、制度、技术之间的互动才是经济增长的动因。”高坚认为,主流经济学将全要素生产率等同于技术进步,实际上还应看到其内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专家认为,我国在加强科技研发投入、鼓励创新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对制度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运用更加先进的改革和管理知识,加快制度改革进程,加速技术进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