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环保厅:川南烧6天秸秆 全省PM2.5浓度升高86%

21.05.2015  10:25

    做客《民生直通车》,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直言

    每到小春、大春收割季,烧秸秆就成了我们“会呼吸的痛”,目前已近小春尾声,我省秸秆禁烧战况如何,对空气影响有多大?在四川在线·四川日报5月20日联合推出的《民生直通车》“治理雾霾 禁烧秸秆”在线访谈中,省环保厅农村环境保护处副处长吴畏、省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罗彬直言:尽管成都平原禁烧成效明显,但川南地区秸秆焚烧产生“狼烟”,明显拉高了全省颗粒物平均浓度。

    1 “狼烟”为何又起:川南烧6天秸秆 全省PM2.5浓度升高86%

    4月25日以来,小春秸秆焚烧使四川盆地局部地区出现明显颗粒物污染。“狼烟”主要出在哪呢?

    罗彬回应说,这次川西地区烧秸秆影响比以往减弱,川南地区影响比较突出,川东北也不乐观。

    烧秸秆会造成明显的颗粒物污染,尤其是PM2.5和PM10。罗彬说,4月25-30日川南地区集中烧秸秆的6天,全省PM2.5平均浓度升高了86%,PM10平均浓度也上升了68%。其中,4月自贡焚烧强度较大,出现了重度污染,5月以来内江焚烧强度最大。“据我们测算,川南地区仅这6天烧秸秆的影响,就对全省全年PM10平均浓度‘贡献’了0.6-0.8微克每立方米。”罗彬说。

    川南地区“狼烟”为何止不住?吴畏分析认为,与成都平原区域5城市全域禁烧的要求不同,川南和川东北是重点区域禁烧,禁烧要求尚未全覆盖,而且川南地区的秸秆禁烧联防联控机制还不完善,包括管控机制、补贴措施不到位,大量秸秆还没有找到新出路。其次,4月底,川南地区处于低气压较闷热的不利气象条件中,使烧秸秆产生的污染物难以扩散,对空气的影响更突出。

    2 驱“狼烟”方法PK:难学“观气象烧秸秆”探索秸秆利用新路

    主持人提问:“据说美国是根据气象条件,在适宜的时候让农民集中烧秸秆,这在四川是否可行?

    对此,罗彬分析四川与美国有条件差异:“美国的气象预测精度很准,决策失误少;美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搬运秸秆靠机器。不像我们主要靠人工搬运,我们的大春小春还有抢种抢收要求,等不起。

    由于以上条件限制,罗彬认为,四川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不断拓宽综合利用途径。

    吴畏对此颇为赞同,她认为眉山的经验值得借鉴,眉山今年探索把秸秆作为有机肥,并首次对秸秆利用企业给予运输补贴、租地补贴、电费补贴等,为秸秆找到了出路,火点和黑斑明显减少。罗彬也以监测数据佐证眉山的禁烧成效:“去年小春有几天,眉山PM2.5浓度曾接近爆表,今年小春期间,眉山还没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

    禁烧秸秆,需要大量资金支撑,据报道,眉山各级财政共投入3000多万元禁烧秸秆,这个办法是否可持续?对此,吴畏表示,秸秆禁烧初期政府必须加大投入,政府的禁烧宣传车运行及其他禁烧工作经费,都要保障。“但随着秸秆禁烧逐渐深入人心,农民养成了不烧秸秆的习惯,禁烧工作经费的消耗会逐渐减少,可以把资金集中用于秸秆利用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