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称全球贫困人口下降一半 但警告不能简单对待

13.05.2014  10:29

据巴西《圣保罗页报》5月10日报道,世界银行正在研究近二十年国际贫困线的最大涨幅,根据其经济调查表明国际贫困标准是每天生活费低于1.25美元。

  根据最新的购买力平价数据显示,在今年年底,中国很有可能成为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最新的计算数据也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中,每天生活消费低于1.25美元的人口也从原来的1200万人下降到不到600万人。

  当然研究结果一般都会在全球引起对国际贫困线是否具有有效性的激烈讨论。因为该问题将对各个国家的公共政策产生重要影响,除此之外,对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也会引起各国激烈的讨论。也预示着联合国是时侯改变发展政策的目标,该目标建立于2000年并指导着这些年的发展,但是该目标也将于明年到期。

  世界银行也提出警告,不能对数字进行简单的分析,在国际贫困人口下降之后,将带来一系列的高昂的代价,需要三思而行。

  世界银行在1990年采用了370美元作为衡量各国贫困状况的国际通用标准。同时,为了有效地反映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埃及、肯尼亚等国的贫困状况,世界银行将275美元(约合1天0.75美元)作为国际通用赤贫标准,用于比较各国的极端贫困状况。而按198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每年370美元的高贫困线很快被简化成“1天1美元”的贫困标准,被各界熟知并广泛接受。而在2008年时,世界银行已经将贫困线提到1.25美元。

  而新的2011年的物价平均数据,包含了对于大型经济体诸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调查,使得相较于之前贫困人口数字有所下降。全球发展中心和美国的布鲁斯学会的经济学家根据新数据发现,发展中国家生活低于1.245美元日平均线下的人口比例已经从之前的20%下降到9%。

  即使使用2011年所提出的1.78美元作为贫困线为标准,布鲁斯研究院的经济学家也发现,全球的贫困人口依旧下降了三分之一。除此之外,数据还显示出了贫困分布的重大变化。根据官方数据表明,世界上近一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南亚地区,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只有四分之一。但是由于印度的贫困突破,这两个地区的状况又有所改变。非洲现在占有世界贫困人口的40%左右。(实习编译 吴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