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马年奋蹄向上可期待

29.01.2014  13:10
核心提示:  工研金融观察2014年1月国际经济金融 总策划: 詹向阳中国工商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金融研究总监 兼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     工研金融观察·2014年1月·国际经济金融

总策划: 詹向阳中国工商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金融研究总监

兼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

课题组长: 樊志刚中国工商银行(行情 专区)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邹民生上海证券报首席编辑

课题组成员:马素红、程实、宋玮、王婕、罗宁、郭可为、吕振艳

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趋势日趋明朗,有望迎来“回升之年”,并将呈现两大突出特征:一是全球增长动力转换,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引领作用或增强,新兴市场引擎动力或削弱;二是金融资产价值重估,美元及其实际利率水平有望上行,全球股市将继续攀升,债市风险有所加大,大宗商品价格承压。

全球经济2014年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是美国能否平稳有序地退出量宽政策;二是欧洲调整公共债务和整顿银行业的工作困难重重;三是日本安倍政策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四是新兴市场加快推动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在国际经济金融新形势下,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业应高度关注美国QE退出对全球经济金融运行的重大影响;高度重视美元升值及全球资产价值重估的大趋势;抓住国际经营环境改善的机遇,稳健推进国际化经营。

全球经济在变局中走向新阶段

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在缓慢中略有提升,美国经济适度加速增长,日本经济表现超出市场预期,欧元区结束衰退并呈复苏迹象,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因美国退出QE预期引发金融动荡,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2014年,美日欧发达经济体将迎来危机后首次同步回升,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下滑势头也有望企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6%,其中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预计分别为2.0%和5.1%。

1。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QE退出是最大挑战

2013年是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受财政拖累最严重的一年,但在超宽松货币政策持续支持、股市和楼市强劲上行、家庭去杠杆进入尾声、汽车(行情 专区)和网络销售大幅增长等诸多有利因素的推动下,美国经济仍实现了爬坡式增长。2013年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2.1%,其中一至三季度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1.1%、2.5%和4.1%,而四季度受政府局部关门的影响,经济增速预估值下滑至2.0%。

展望2014,美国经济增长将缓慢加快,经济内在增长动力增强,政策外力效应降低。

首先,就业改善和财富效应将进一步提振消费增长 。一方面,就业市场继续改善有望带动收入增长,并进一步提振消费者信心,预计2014年月均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将稳定在20万以上,全年失业率有望降至6.5%以下。另一方面,美国主要城市房价仍存在较大上涨空间,而美股也有望在2014年延续上扬势头,房产和股市的财富效应将带动消费增长。

其次,财政拖累效应将显著降低。美国国会在2013年12月通过预算案后,2014年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紧缩效应大为减少,债务上限问题虽仍未解决,但预算协议的达成降低了解决该问题的难度,而且将迎来中期选举,两党都不会任由债务上限问题引发经济增长放缓。

其三,企业投资有望稳步增长。一方面,2013年私人企业补库存数量逐季增长,三季度库存增长对经济的拉动率已达到1.67%,说明企业主动补库存意愿持续改善,为2014年增加投资,扩充产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美国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持续改善,尤其是新订单指数已连续5个月位于60以上。

其四,从中长期来看,受益于美国页岩气气产量的持续提升,美国的产业基础及其国际竞争力将得到加强。

尽管积极因素增多,但美国经济在2014年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

毫无疑问,美联储能否平稳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是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尽管我们认为QE退出应不会改变美国经济增长轨迹,但2013年中期美联储释放退出信号造成的新兴市场金融动荡表明,发达国家的央行并没有能力完全控制量化宽松的有序退出,这一重大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引发难以预期的潜在风险,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一是美国长期利率存在上涨过快风险,并可能导致全球利率水平水涨船高,从而超预期抬升融资成本,打击美国乃至全球商业活动。二是若美国经济复苏超预期加快,美联储退QE的节奏不能很好配合,将可能带来中长期通胀压力巨大的风险。三是跨境资金持续回流美国仍将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压力,部分资本项目开放程度较高、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较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仍面临严峻挑战,爆发局部危机的可能依然存在。

综上所述,2014年的美国经济将是谨慎中保持乐观,经济增速趋向加快,全年有望增长2.8%。通胀预期依然温和,预计全年CPI和核心CPI分别同比增长1.5%和1.8%。

2。欧洲经济企稳回升,整体复苏任重道远

2013年,欧元区经济逐渐回暖,第二、三季度GDP实现环比正增长,摆脱了长达六个季度的漫长衰退,但由于复苏力度仍然微弱,全年GDP增长预计为-0.4%。欧元区经济好转主要原因在于大规模救助计划的实施和经济结构改革的推进,以及在低利率和低通胀影响下的工业生产扩张、出口回升和内部消费增长明显。

2014年,由于欧洲内部消费需求增长,欧洲整体经济复苏步伐将有所加快,但受南欧经济停滞所拖累,增长速度将会非常缓慢。预计2014年欧元区经济增速将由负转正,实现近1%的增长,其中德法两国的经济增速预计达到1.4%和1.0%。英国经济增速有望上升至1.9%。

欧洲仍存在三大较为突出的风险:首先,失业状况短期内难有改善,欧盟青年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其次,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可能导致投资欧元区的美元撤回,使欧元区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面临考验;最后,希腊将在2014年进行新一轮债务重组,届时不仅公共部门持有的希腊债券将减值,私营部门也难幸免,金融市场无疑会再次受到冲击。

考虑到欧元区经济复苏尚需更多动力,预计欧洲央行在2014年将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为促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未来可能推出融资换贷款型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尚不排除其进一步降低基准利率甚至推出存款负利率的可能。

欧债危机在2014年进一步企稳的概率较大,但仍存诸多潜忧待解。首先,财赤改善但债务恶化。其次,重债国凉热不均。其三,欧洲银行业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银行体系风险依然紧迫。以“单一监管机制”、“单一清算机制”、“超国家存款担保机制”为三大支柱的欧洲银行业联盟建设步伐明显提速,但目前欧元区银行业坏账及资本缺口问题严峻,银行业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尚难完全切断。

3。日本经济温和复苏,结构问题积重难返

2013年,在“安倍经济学”的提振效应下,日本投资加速回暖、消费稳定增长、日元贬值拉动出口,日本经济预计全年增长2.7%。与此同时,通缩状况明显缓解。日本CPI连续上涨6个月,其中11月达到1.5%,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

展望2014年,安倍经济学的三大支柱均受多重制约,未来效力或将递减。

首先,积极的财政政策固然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但增加了日本的债务负担,消费税率将于4月正式提高,也会对日本的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日本央行推行超宽松货币在推升CPI的同时,也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负担,特别是日本工资水平未见明显增加削弱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此外,日元贬值也令进口成本高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第三,经济增长战略几乎面面俱到,但却流于表面,没有提出具体对策和路线图,且所提目标和指标值的达成期限大多在五年后,令市场以及普通民众对其缺乏信心。

预计2014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1.5%。鉴于财政刺激的空间十分有限,日本再次扩大货币宽松规模的可能性较大。

4。新兴市场经济可能触底反弹,内部分化加剧

2013年,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以及美联储正式宣布缩减QE规模,曾经作为全球增长引擎的新兴体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通胀压力居高不下,资金外流现象较为严重,经常账户赤字和利率水平不断走高。预计2013年全球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将可能放缓至4.5%。在高通胀和低增长的两面夹击下,新兴市场货币政策面临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巴西 、印尼等国为抑制通胀和货币贬值多次加息 ,土耳其央行则下调了利率,南非则按兵不动。

展望2014年,预计新兴市场经济可能会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经济整体增速可能呈现触底反弹趋势。新兴市场将普遍受到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冲击,大量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发达经济体,从而加剧增速放缓趋势,但随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持续复苏带动外需改善,新兴市场增速将可能在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开始触底反弹。

二是新兴市场内部增长形势可能出现较大分化。包括韩国 、墨西哥等内需型新兴经济体进行了旨在提振经济增长和吸引长期资本的经济改革,降低对外资和外债的依赖程度,其在2014年受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增势将较为良好。而包括巴西、印度 、南非、东南亚等国内赤字较高、严重依赖外资的经济体已经遭遇了股市和汇市的暴跌,2014年经济增势将不容乐观。

三是资本外流趋势将可能加速资产市场价格调整步伐。受美联储缩减QE规模的影响,2014年跨境资金将可能加速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新兴市场包括房地产(行情 专区)和股票在内的资产市场将面临较大调整。

四是财政风险将可能继续加大。新兴市场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可能致使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而刺激经济政策推动赤字和债务规模都出现了上升,新兴市场的财政风险继续加大,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继续缩减。

五是政治风险加大亦会对新兴市场经济稳定增长产生较大负面冲击。2014年巴西、印度将举行大选,政策不确定性有所加大,而土耳其、巴西、乌克兰和泰国等经济体的抗议和骚乱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困境。

新兴市场经济形势在2014年不容乐观,预计整体增长预期为5.1%。

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走势分化

2014年,受全球经济复苏改善及国际资本风险偏好回升的影响,股市在全球大类资产中仍有望一枝独秀,全球债市风险有所加大,作为全球资产定价标杆的美国国债收益率还将大幅攀升,美元有望震荡走强,国际油价高位波动,国际金价在创下历史性年度跌幅后还有继续下跌的空间。

1。全球汇率震荡分化,美元有望重拾升势

2013年全球汇市以美联储退出QE为主线,多轮震荡冲击后分化明显。在美国经济增长企稳、欧洲经济复苏日益明朗、日本推行超宽松政策、新兴市场增速放缓的经济背景下,美元欧元震荡升值,日元大幅贬值,新兴市场走势分化但波动程度渐趋缩小。

具体来看,美元在79-85点的区间震荡,去年全年升值0.6%;欧元和英镑年度分别升值4.0%和1.8%;日元全年贬值幅度高达21.4%。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全面贬值,印尼盾、土耳其里拉、巴西雷亚尔、印度卢布贬值幅度较大,俄罗斯卢布和泰铢贬值幅度相对较小。

2014年,美元震荡升值有望成为主导,欧元或将震荡贬值,日元弱势难改,新兴市场货币面临较大波动风险。整体来看,影响汇市的因素主要集中于三点,即经济实力、预期波动和资本流动风险。

首先,美元将在多重因素支撑下走强。市场预期2014或将成为全球经济突破年,美欧经济表现更优者将为其货币汇率的领跑提供有力支撑。由于美国经济复苏与货币政策转向领先全球,欧洲形势再给国际市场带来新的惊喜概率不大,因此,美元将受到来自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回流的有力支撑。

其次,欧元区内部增长的平衡和债务缓释是汇市延续升势的真实经济基础,由于欧元区整体利率已经很低,经济持续、快速、平衡复苏的压力较大,欧元可能震荡贬值。

第三,日本继续延续货币宽松政策及贬值经济刺激政策,在通胀和投资不振情况下,日元贬值趋势难逆转。

第四,新兴市场在美国缩减QE、美元流动性收紧背景下,资本外流将进一步加剧,市场避险情绪或再度升温,是否能有效抵补市场缺口并对冲市场风险将对新兴市场应对波动冲击形成考验,考虑到2013年已有一定经验,新兴货币大幅波动可能性不大。

2。全球股市西强东弱,未来或将延续分化

2013年,全球股市凸显西强东弱的格局。美股强势上行,三大股指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26.5%、29.6%和38.3%。2014年,美股或震荡加剧,走势弱于2013年是大概率事件。

2013年欧洲股市皆大幅上涨,德国 DAX30指数、法国 CAC40指数与英国FTSE100指数分别上涨25.48%、17.99%和14.43%。2014年,欧洲经济复苏趋势的巩固,债务危机风险不断降低以及欧洲银行业联盟开始发挥效力等因素将利好欧股,欧股强势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2013年日本股市笑傲全球,日经225指数大涨56.72%,创下其自1972年以来的最好表现。2014年,日本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日元贬值仍是日股上行的主要动力。但诸多因素产生的抑制作用将对日股产生不利影响。

2013年新兴市场股市呈现弱势震荡格局。印度孟买30指数和俄罗斯 Micex指数分别上涨8.98%、1.73%,巴西BOVESPA指数下跌15.5%。2014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减速与通货膨胀风险持续存在,结构性改革不可能立竿见影,美联储缩减直至完全退出QE等因素均令新兴市场股市不容乐观。

3。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国际金价仍有下跌空间

2013年,国际原油市场在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定、美国页岩气革命风生水起、全球经济乍暖还寒、美联储退出QE若即若离等一系列因素的刺激下,总体维持高位波动态势。从全年走势看,油价经历了两起两落并走出一条“M”型的波动曲线,但整体波幅较过去两年有所收窄。截至2013年末,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收于98.42美元/桶,较上年末上涨了5.3%。

2014年,受供应充足、地缘局势缓和及美元强势等多项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总体走势将较上年略为偏弱,但不太可能从当前高位大幅下跌。

就2014年国际油价平均水平而言,纽约WTI原油的平均价格预期为95美元,北海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预期为104美元。在国际油价总体承压的背景下,若美国原油库存超预期下跌或中东地缘局势再度紧张,都将推动油价出现阶段性反弹。

2013年对于国际黄金市场而言是实现历史性转换的一年,国际金价全年下跌28%,不仅结束了持续12年的黄金大牛市,也创下了1981年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在美联储缩减QE的预期下,黄金的投资需求显著减少是导致当年金价大跌的主要因素。截至2013年末,纽约黄金现货价格收于1261.64美元/盎司,近期在1200美元附近有企稳迹象。

总体来看,2014年国际金价在呈弱势震荡走势的同时,价格中枢将继续下行,总体波动区间在1000-1400美元之间。由于目前黄金的生产成本在每盎司800-900美元,因此金价即便短暂跌穿1000美元,但该价位之下也不可持续。

4。全球国债市场走势分化,美债收益率上行带动资金价格走高

全球国债市场在2013年受宏观经济金融重大趋势及事件的影响呈现明显分化走势。一是美国调整量宽政策,中长期美债收益率大幅提升,具有全球风险资产定价标杆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13年末收于3.03%,较年初大幅上升了127.1个基点。二是欧债危机走势企稳,欧元区重债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希腊、葡萄牙 、西班牙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较年初下降319.9、42.9、88.6个基点至8.339%、5.874%、4.053%,与德国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差进一步收窄。三是“安倍经济学”推动日本挣脱通缩困境,但主权债务规模持续攀升也令日本国债市场面临的风险加大,近五年连续下行的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13年呈现宽幅震荡格局。四是美国量宽政策调整引发跨境资金大幅流出新兴市场,加之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通胀风险攀升,新兴经济体国债收益率震荡走高。其中,巴西、南非、印度5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分别上升288、142.5和190.3个基点至11.39%、7.266%和8.889%。市场对于部分债务负担不断攀升的新兴经济体将来会否出现主权违约的忧虑加大。

2014年,美国中长期国债作为全球资金价格主要标杆之一,对于全球债市走向具有重要影响,但各经济体国债收益率走势也是各自资金成本变化的重要指标。随着美联储未来逐步缩减乃至完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国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将是大概率事件。受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影响以及自身通胀因素推动,新兴市场资金价格将继续走高,国债收益率将进一步上升。

但欧债危机企稳有利于重债国融资成本回落,预计其国债收益率仍将维持下行趋势。日本国债主要由国内投资者持有,不易受外部市场变化扰动,但随着“安倍经济学”刺激政策持续推升通胀预期,名义利率将逐步走高,资金价格上行将对国债收益率形成较大推力,而国债利息支出增加则可能对日本主权债务水平的可持续性造成直接影响。

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国际宏观新形势

1。高度关注美国QE退出对全球经济金融运行的重大影响

随着美国逐步减少债券购买到提升利率和资产负债表的正常化,资本流向的逆转和全球利率的上升将是一个中长期过程。受此影响,新兴经济体融资和借贷成本将进一步抬高,流动性紧张有所加剧,资产价格可能大幅缩水。

面对海外流动性波动加剧,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一是金融流动性复杂环境下新兴经济体金融领域政策失误的风险;二是新兴经济体受到金融冲击后通过贸易途径传导;三是资本可能根据QE缩减的节奏进出中国,加大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中国银行业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风险管理,时刻警惕QE退出带来的汇率风险、交易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及早作出应对;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同“走出去”企业客户的沟通,及时向客户发出海外投资和金融业务开展的风险预警,提示客户在加大对外贸易和投资拓展的同时,高度关注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2。高度重视美元升值及全球资产价值重估的大趋势,提前做好汇率风险防范、及时调整资产配置

美元作为全球绝大多数货币的“汇率锚”,其币值变化将直接导致全球货币汇率进入以美元为中枢的调整过程。在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步伐日渐加快、外币头寸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应在精准研判相关外币汇率走向的基础上,使用衍生工具做好外汇头寸的风险对冲,提前化解汇率风险。与此同时,针对美元及其实际利率上行导致的全球资产重新估值趋向,适时调整自营交易及代客理财领域的资产配置策略。

2。抓住国际经营环境改善的机遇,防范渐进复苏带来的波动性风险,稳健推进国际化经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切实、有力的金融服务

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较为强劲,欧洲经济也将走出长期衰退,新兴市场经济则有望先抑后扬。如此背景下,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的战略部署,建议中国银行业一方面要抓住国际经营环境回暖的机遇,以做好“五个关键提升”为抓手,加强网络拓展、市场深耕、管理架构、集团联动和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并在“强经营、创业绩”过程中,继续将防范各类风险放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另一方面,也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密切围绕中央的宏观调控部署,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适时、适度的资金和服务支持,在此过程中,特别需要注重对中小企业的业务扶持,为其在国内外复杂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发展提供金融助力。

3。对“唱空新兴市场、唱空中国经济和中国银行业”的国际舆论有所警惕并适时还击

近年来,西方舆论频频唱衰新兴市场和中国经济。在当前新兴市场普遍面临增长放缓和全球金融条件收紧的双重挑战下,国际舆论难免会老调重弹,再度掀起 “唱空新兴市场”的论调。作为金砖国家之一,中国经济乃至中国银行业将继续承受较大的唱空压力。

尽管国际投行或评级机构的“唱衰”也是一种提醒,能帮助我们以更加多样化的视角自我审视,更加重视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及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但更多时候,凭借强势话语权“唱空”的国际机构往往别有用心地夹带着很强的自身利益。建议中国银行业在坚定中国经济长期崛起信心的基础上,高度警惕“唱空中国”和“唱空中资银行”论调的可能冲击,高度重视国际舆情变化,重视话语权的争夺,选择适当机会予以有力还击,进一步巩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及中国银行业的中长期信心。

4。高度重视发达经济体银行业持续复苏的行业发展态势

2014年,受经济基本面恢复和系统性风险下降的影响,欧美发达经济体银行业可能将进入快速复苏阶段,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将更趋激烈。如此背景下,建议中国银行业保有忧患意识,以我为主,加快境外机构的经营转型,通过差异化、主流化、本土化,增强盈利多元性和可持续性,全面提升竞争力,力求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中国银行业稳健的发展态势,夯实进一步创新发展的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