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海量宽松 薪资增长迟迟未见

28.07.2014  13:39
核心提示:通常的假设认为,低息会支撑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将转化为就业,而就业市场趋紧将带动薪资增长。但各国央行看到的情况是,货币政策对于直接创造就业或薪资增长起不到什么作用。

  过去6年来,各国央行[微博]向全球金融系统注入了数以万亿计的美元,现在他们苦恼于这个问题:为什么这在薪资上没什么体现呢?

  在美联储、英国央行、日本央行以及欧洲央行等继续寻找经济稳健复苏迹象之际,薪资增长缓慢都成为一大主要关切点。通常的假设认为,低息会支撑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将转化为就业,而就业市场趋紧将带动薪资增长。但各国央行看到的情况是,货币政策对于直接创造就业或薪资增长起不到什么作用。

  政策制定者可以设置货币条件,将经济拉出低谷并保持信用流动,通过这些机制,他们的危机对策可以说帮助数千万计的人保全了工作。但随着复苏逐渐成熟化,发达世界的薪资增长不振就成为宽松货币政策效果平平的领域了。

  在日本,日本央行实施的海量刺激举措仅产生薪资增长的首个微小迹象。大规模刺激举措以及其他新经济政策带来了企业获利的猛增。现在官员们希望公司能够将这些成果拿出来共享。甚至通常态度保守的德国央行近来也承认,国内工会协商的健康薪资增长“幅度相当温和”,与该国经济表现一致。

  于是,前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等经济学家开始讨论,是否有更大的结构性问题在联合压制薪资。去年由两位美联储研究人员合写的论文指出,供应链全球化是个可能因素,制造业以及一些服务业现在面临全球薪资竞争。

  随着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升息,这样的忧虑加深了。超低利率水平使得决策者不安,因为如果危机重演,那将束缚住他们的手脚。

  不过,经合组织预计,未来一年随着就业市场趋紧,发达国家薪资增速将加快。而全美商业经济协会(NABE)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截至7月的三个月中,薪资增长的美国企业所占比例较上年同期提高逾一倍,暗示薪资成长加快步伐。

  但在这成为全球趋势前,各大央行仍将保持警觉。

 

  外约个论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文章关键词: 央行薪资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