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在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总决赛中获两项一等奖

26.08.2014  12:58

8月20日至23日,由教育部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飞思卡尔公司协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在电子科技大学开幕,经过全国8大赛区2000多支队伍参与的分区决赛后,最终204支入围的代表队在这里进行一场速度与激情的青春对决。我校派出的队伍在历经了预赛、决赛的激烈角逐后,分获摄像头平衡组和电磁组的最高奖项——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第九届大赛分为东北赛区、华北赛区、华东赛区 、华南赛区 、西部赛区、安徽赛区、山东赛区、浙江赛区等8个赛区。我校在今年7月成功承办了西部赛区的比赛。

赛场上,信息学院蒋朝根和吴宗玲老师指导的摄像头平衡组队取名为天佑队,由微电子专业陈圣华,欧阳廷柄和电牵专业的刘强强同学组成;蒋朝根和龙文杰老师指导的电磁组队则取了一个青春个性的名字—神马浮云III,由交控专业的董亦,微电子专业的许恩宁,通信专业的杨昆同学组成。为了参加本次比赛,指导老师和队员们从去年组队、训练,历经省赛、地区赛,最终一路杀入总决赛并获得大赛的最高荣誉。赛场上虽然仅仅只有短短的十余秒,而背后凝聚了师生们近10多个月的努力与汗水。在确定参赛项目后,指导老师对参赛队员进行了专项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智能汽车各方面知识。队员们从学习制作智能汽车模型的点滴开始,而模型成品制作完成后并非一劳永逸,接着就是漫长的调试工作,常常因为一项功能的改良,而进行无数次实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知识只是一方面,还有构思、创意、耐心、毅力、团结,这才构成了比赛的全部。这些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们,用实践验证理论,用辛勤培育成果,用行动彰显青春,用坚持实现理想!

作为以工科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和建立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抓手,以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以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培养复合型人才。信息学院积极参与其中,整合各类资源,承办各级竞赛、培养和选拔人才,本次跨学院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智能汽车大赛,看重的正是如冯晓云副校长在西部大赛上所说的:“‘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其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体会到工程性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践全过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