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侯晓春:新常态需要新状态,不唯GDP绝非不要GDP

06.03.2015  16:41

    新华网四川频道3月6日电(本网记者侯大伟、周相吉)“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认为,进入新常态,不盲目追求高速度,但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发展。“新常态”不是“新疲态”,不唯GDP并非不要GDP,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速度,不仅检验经济转型的成果,也是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总量规模小”的基本省情、区情和“发展不够、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矛盾仍没有改变。“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快速追赶、跨越发展,保持高于全国的发展速度。”侯晓春说。

    “要保持高于全国的发展速度,首要是找准发展方向和发展动力。”侯晓春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既是经济落后的后发地区,同时也是资源富集的引爆地区,投资潜力优势巨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都还处在一个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仍处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活跃期,投资拉动仍然是加快发展的主要手段。

    2014年,广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9.2亿元、增长36.7%,增速居四川省第1位。其中,417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75.8亿元。

    “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投资的有效性。”侯晓春说,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也将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因此,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率,成为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如果依然采用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闷着头铺摊子、不看市场需求上项目,只会形成更多的过剩产能,贻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时机。

    近年来,广安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布局、重点领域、市场导向,重点实施了一批夯基础、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的重大项目,不仅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增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耐力。

    “投资重点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是广安最大的亮点。”侯晓春介绍,2014年,广安全市民生支出高达131.1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0%,9.25万贫困人口脱贫。“这不仅可以增投资、保增长,而且可以扩消费、惠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例。2014年,广安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8736套,基本建成25993套,竣工14454套。“它不仅有效缓解了部分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而且刺激了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支出,带动了居民消费。”侯晓春说,2014年,广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4亿元、增长13.1%,增速居四川省前列。

    紧扣“有效”二字,抓大项目、好项目,投资拉动广安经济进中提质。2014年,广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9.6亿元、增长10.2%,增速居四川省第2位。

    “当前,在财政收入增速已经降到‘个位数增长’的新常态,在地方政府债务逐步纳入硬约束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投资的资金来源,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侯晓春坦言,这迫切需要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

    PPP模式成为广安的抓手。2014年,广安成功牵手中信集团通过PPP模式治理水环境——由企业投资建设、运营和管护,政府则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补足企业经营中的差价,在达到一定年限后,由政府收回所有权和经营权。

    “与中信集团的牵手,使得广安成为四川省唯一入围国家财政部PPP模式推广的试点城市,水环境治理一期所需的30亿元资金投入里,有30%可获得国家财政部的支持。”侯晓春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