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是这样炼成的

04.09.2014  11:19

 

村民正忙着采葡萄。


        □特约记者 王旭 苟忠 文/图
    今年8月,巴中市恩阳区关公乡西南村的420亩葡萄进入采摘期,村里处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成箱的葡萄装车外销,游客争相赏景留影……
    2006年前的西南村是典型的“空心村”,面临着“人去楼空”的窘状。短短几年时间,务工村民纷纷返乡,村民收入稳步增长,新村建设日新月异,村容村貌“分外妖娆”。近日,该村被农业部认定为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是什么让这个村华丽蝶变?8月25日,记者行走该村,找到秘诀——围绕发展生态葡萄产业,党支部示范带动,合作社规范管理。
从16亩到1021亩
    党支部率先“吃螃蟹”,开启葡萄产业源头
    西南村地处恩阳区西南,距城区17公里,辖359户1132人,全村耕地面积1036亩,葡萄种植面积就达1021亩。村支书王启孝说,村里葡萄种植最先才16亩,现在做到了“五不漏”——不漏社、不漏户、不漏田、不漏苗、不漏管。
    西南村在产业发展上曾屡遭失败,导致群众失去信心纷纷外出,土地撂荒过半。出路在哪里?
    2006年,有人提议种葡萄。村“两委”邀请来农业专家对环境、土壤综合考证后,认为非常可行。然而,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大伙儿却不买账。
    “群众不信任不支持,我们干部带头干!”王启孝和另外3名村干部将自家的全部土地共计16亩拿出来试种。白天耕地开荒,晚上催生剂泡幼苗,闲时外出学习技术……劳苦耕作终于得到了回报。2007年葡萄成熟的日子,外地的客商、城里的贩子络绎不绝来到葡萄园,试种的葡萄卖了8.4万元——这一好消息立刻在村里炸开了花,村民们随后纷纷效仿,全村掀起了葡萄种植热潮。
    产业发展的成功还带来了观念变革。如今的西南村,“在家创业”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可。同时,发展葡萄等特色经济作物已成为周边乡村农民越来越多的首选,带动更多人转变成为职业农民、产业工人。
从各自为政到规划引导
    合作社全程全域管理经营,种出“甜蜜事业
    村民周太福今年投产的2.1亩葡萄园按平均亩产2500斤、14元/公斤算,可卖3万多元。虽然目前才出售过半,但他却不担心销路和价格问题。“葡萄专业合作社就是咱们的 ‘靠山’。”周太福说。
    村里的葡萄种植规模扩大后,有部分村民种的葡萄品相、品质“双差”,致使全村葡萄名声受损,根本卖不上好价钱。为了规范、引导全村葡萄产业健康发展,西南村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确定了“精品、优质、规模、有序”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制订并逐步完善了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原则。
    合作社对全村葡萄产业做了长期规划,引导群众流转土地、扩大规模。同时也规定,种植户虽是分户经营,享受统一免费种苗供应,每亩给予2000元的桩基补助政策,但须接受集中技术培训和章程学习,服从栽桩、种苗、施肥、除草、除虫等保证品质生态的管护规定。在对外经营上,打响生态牌,统一品牌包装后外销,实行全程全域管理经营。
    2012年,130多名农户加入,发展葡萄400余亩;2013年冬,在外务工的600余名本村村民提前返乡,自愿入社500余人,40天时间发展葡萄800亩……合作社发挥“酵母”作用,葡萄产业延伸到周边村乡“枝繁叶茂”。2013年,合作社产出优质葡萄30.5万公斤,产值427.5万元,社员人均收入9896元。
    西南村依靠葡萄产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全村硬化8.8公里产业路,整治新增21口堰塘,启动两处100户新居建设,规划新建村卫生室、村学校。周太福说,祖祖辈辈刨地,现在总算是种出了“甜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