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16位教师入选Elsevier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5.01.2018  13:50

  近日,世界著名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我校共有16位学者入选,入选总人数居全国第23名。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国内共有1793位学者入选,分别来自227个高校或科研机构。

  我校入围2017年高被引学者榜单的教师分别是:“安全、风险、可靠性与质量”领域的戴元顺教授、黄洪钟教授、刘宇教授、汪忠来教授,“材料科学”领域的陈俊松教授,“电气和电子工程”领域的梁应敞教授、朱策教授,“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彭怡教授、周涛教授、祝峰教授,“控制和系统工程”领域的葛树志教授,“神经科学”领域的Keith Maurice Kendrick教授,“物理学与天文学”领域的饶云江教授、祖小涛教授,“医学”领域的杨正林教授、尧德中教授。

 

  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和标准,基于客观引用数据对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系统的分析而得出结果,入选者工作单位的统计截至2016年12月。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为该榜单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实现。Scopus作为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与引用数据库,收录了来自全球超过5000多家出版商出版的超过22000种期刊和700万篇学术会议论文,覆盖自然科学、技术、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学科,提供了海量与科研活动有关的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数据,使得对学者的世界影响力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成为可能。

  高被引学者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的被引总次数在本学科所有中国(大陆地区)的研究者中处于顶尖水平。入选高被引学者榜单,意味着该学者在其研究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其科研成果为该领域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关链接:

   戴元顺 ,教授,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际期刊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主编。长期致力于下一代互联网操作系统、云计算、大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领域的研究。已累计发表了16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5本著作,其中IEEE/ACM Transactions论文55篇,按JCR高水平期刊分区排名处于二区及以上的论文70篇。2011年成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首批“青年千人”),获得2015 IEEE Helthcom的唯一最佳论文奖,获得2015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起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安全,风险,可靠性和质量”领域按他引次数排名第二。

   黄洪钟 ,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获得者,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国际工程资产管理学会会士(ISEAM Fellow),任中国运筹学会可靠性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维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liability and Applications主编,国际学术期刊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Maintenance and Reliability等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可靠性工程、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智能优化设计。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28篇,出版著作6部,主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2部。在可靠性、维修性、故障诊断和优化设计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2014年-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刘宇 ,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可靠性建模和评估、维修决策、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不确定性量化及不确定性下的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Transactions of The ASME、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IIE Transactions、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Computer-Aided Design、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等国际著名期刊中发表SCI论文40篇;其博士论文获首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曾作为主研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3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2014年入选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2016年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计划。

   汪忠来 ,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复杂装备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模型验证与更新、微型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安全等,在ASME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ASME IDETC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2014年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2013年度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优秀科技论文奖、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以及美国奥克兰大学颁发的“学术重要贡献和国际交流奖”。任可靠性领域国际著名期刊Int. J. Reliab. Safe.编委,并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主编和分会主席。2013年入选第十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5年入选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2014-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陈俊松 ,教授,主要从事新型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以及新型纳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Environment & Energy Sciences等国际知名期刊特邀审稿人。目前发表SCI科研论文63篇,其中20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总引频次10000多次,H指数为45。入选第十三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2017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5、2016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16年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为德国洪堡学者。

  

   梁应敞 ,教授,IEEE Fellow,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网络与通信特色研究中心主任,2014-2017年连续四年入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他曾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及新加坡科技局从事科研工作,并任新加坡科技局资讯通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认知无线电及网络、智能通信理论、动态频谱共享及宽带无线通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400余篇,Google Scholar 总引用次数超过2万2千次,其中单篇最高引用超过2500次。拥有30多项国际专利,是IEEE 802.22等多个国际标准的起草人。IEEE JSAC认知无线电系列及国际期刊IEEE Cognitive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创刊人,并担任IEEE JSAC认知无线电系列主编。曾任IEEE通信学会认知网络技术委员会主席、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Society和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杰出讲座人(Distinguished Lecturer)。荣获2014年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最佳论文奖—2014 IEEE Jack Neubauer Memorial Award,2016 IEEE Globecom、2017 IEEE ICC最佳论文奖。担任IEEE Globecom’17大会执行副主席及大会技术程序委员会主席。

   朱策 ,教授,IEEE Fellow,长期致力于视频图像处理、编码与通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高性能视频编码、容错编码通信及视频分析等。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IEEE期刊论文45篇,Google Scholar最高单篇引用1091次(第一作者)。主编了有关视频信号编码、通信和三维视频的英文书籍3本,其中由Springer 2013年出版的三维视频书籍章节下载总量已超2.4万次。向国际/国家视频编码标准组织提交技术提案58项,其中32项被采纳,提出的编码器优化技术已集成入相关标准的参考软件(Reference Software)中。荣获4个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或学生论文奖。先后担任8个SCI国际学术期刊(其中5个为IEEE期刊,如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编委,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包括IEEE ICME 2017的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TPC Co-Chair)并荣获杰出领导奖(Outstanding Leadership Award)。

   彭怡 ,教授,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数据挖掘和多目标决策综合集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上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独创性成果,同时结合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深入研究基于多目标决策和数据挖掘的信用风险评估与决策,在个人信用评分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的方法与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主持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12年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2014-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6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


   周涛 ,教授,长期从事物理与计算机科学交叉领域研究,利用统计物理和非线性科学的方法与思路研究信息系统。近5年在Physics Reports, PNA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一流期刊和SIGKDD, AAAI, ICDM等一流学术会议上发表100多篇论文。至今发表所有论文Google Scholar引用超过18000次,H指数为65,其中1篇论文引用超过1000次,6篇论文单篇引用超过500次,36篇论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15篇论文曾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011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12年获首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4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当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6年获首届四川杰出人才奖;2017年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14-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祝峰 ,教授,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博士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系统地建立了基于覆盖的粒计算理论。现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粒计算与多尺度分析专委会主任、《自动化学报》编委。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2017年连续三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14-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葛树志 ,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国家机器人标准化专家咨询组成员。IEEE Fellow,IFAC Fellow,IET Fellow,长江学者计划讲座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获国家自然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奖、新加坡国家科技奖、IEEE Control Systems Society Distinguished Member Award。长期从事社会机器人、智能系统、智能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完成多项横跨大学、研究所及工业的新加坡国家级项目,并主持和参与了973计划、863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完成学术专著7部,在国际顶级期刊、会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累计880余篇,H指数为86,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数超过32000次。2016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14-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现任国际期刊《社会机器人》(施普林格出版社)创始人兼总编,《Automatica》副主编,IEEE SMC Transactions on System 副主编。社会机器人国际会议(ICSR)创始人和常务委员会成员(Standing Steering Committee)。

   Keith Maurice Kendrick ,教授,英国生物学会会员,国家第六批“千人计划”入选者,自2011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全时全职工作。国际知名的脑神经科学家,突破性地发现催产素在大脑中的产生及其亲社会作用,奠定了催产素社会性研究蓬勃发展的基础。其研究领域包括:大脑如何控制社会、认知和情感行为;这些行为在精神障碍中发生紊乱的原因和机制,以及研发新型有效的精神障碍治疗策略。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30多篇,其中8篇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3篇发表在PNAS上。论文引用次数13000余次,37篇单篇论文引用超过100次,5篇超过300次,H指数68。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网上公开课程30余节,参与出版书籍30余本,拥有专利2项,有多项研究成果被BBC电视节目和系列纪录片报道。

   饶云江 ,教授,1999年入选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01年获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2003年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成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评委,国际学术期刊Photonic Sensors(光子传感器)创刊主编(ESCI收录,Springer发行),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委会副主任,“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11”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出版专著2部,教材1本。发表论文400余篇,被Google Scholar引用9000余次,H指数47,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1200余次。研究成果入选OSA 2014年全球光学重大进展,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4-2016年连续三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并因在光纤传感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成为该领域第一个集IEEE、OSA、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三大国际学会会士(IEEE/OSA/SPIE Fellow)于一身的科学家。

   祖小涛 ,教授,长期从事光电纳米功能材料及器件的理论设计和制备,对光电纳米功能材料及器件等进行粒子束、强激光辐照改性,在以上研究领域做了大量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Nano letters、ACS Nano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00多篇,SCI他引5000多次,应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邀请撰写专著5章,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杨正林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眼睛疾病的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和临床检验工作。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克利夫兰临床医院博士后,曾任美国犹他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助理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第一主研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项。带领团队先后成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牵头承担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项目。已发表SCI论文102篇(总影响因子760,SCI正面他引近4000次),包括Science(一作1篇)、Nat Genet(通讯2篇,并列通讯1篇)、NEJM(一作1篇)、JCI(一作&并列通讯)、AJHG(通讯2篇)、PNAS(并列一作及通讯3篇)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明专利授权8项。现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医学部咨询专家,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尧德中 ,教授,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医学生物工程院Fellow,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2014-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贡献包括:1.脑电零参考技术(REST),写入国际电生理联盟(IFCN)新版Guideline;2.无标度脑波音乐技术;3.同步脑电磁共振技术。近年来主要从事脑信息科学方法与应用研究,包括脑影像数据处理、脑网络、脑机对话、癫痫和神经数据挖掘等,发表SCI论文120余篇,Google引用5600余次,H指数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