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谈完善党群联系制度:党代表履职须常态化

03.06.2014  13:10
广东东莞市的党代表工作室通常设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图为党代表正在为群众答疑释惑。

  本报记者 赵兵

  本报记者 贺林平摄

  地方党代会代表尤其是市、县两级的党代会代表,是联系党员和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好这一重要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密切联系群众、直接回应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切实加强市县党代会党代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建设,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编者

   设置各有分工的党代会代表工作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根据党章规定,地方各级党的代表大会职权,除听取、审查报告,选举同级委员会和纪委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职权,即讨论本地区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这既是地方各级党代会的权力,也是重要责任。落实这项责任,既需要充分调研、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又要进行卓有成效的讨论。

  对比人大及政协制度,党代会在工作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人大都根据不同的领域设置了各有分工的工作小组,如法制小组、财经小组、教科文卫小组等,政协亦根据不同界别设置了相应的工作小组,相比之下,党代会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工作小组,这就使得党代会代表在同等情况下发挥联系群众的作用弱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此,中央最新政策要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两级党代会要合理设置各有分工的党代会代表工作小组,定期组织党代会代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视察、建言献策等活动。

  “设置各有分工的党代会代表工作小组,能够为党代表进一步履行代表职责提供一个新工作平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说,“设置有序分工的工作小组,使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也能有效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从而弥补工作机制的不足。

  其实,各地已有对设置党代表工作小组的探索。如河南省巩义市2012年下发了一份关于划分党代表活动小组的通知,根据党代表所在单位属地、行业特点及工作情况,按照地域相近、业务相连、便于联系、易于组织的原则,将巩义市级党代表划分成21个活动小组。各代表活动小组设组长1名、联络员1名,负责主持制定闭会期间的年度活动计划;组织代表进行学习培训、调查研究、问卷走访、视察观摩等活动;开展党代表述职评议活动;督促提案办理等等,充分发挥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也以选举单位或战线划片成立党代表活动小组,以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党组织为单位定点设立党代表责任区,进一步加强与党员群众的联系。

  专家表示,通过党代会代表工作小组来组织党代会代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视察、建言献策等活动,还可以有效评估党代会制定政策的科学性以及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对于改善和提升党代会的工作质量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党代会代表定期接待党员、群众,收集意见、接受监督

  党代会每5年才召开一次,闭会期间,党代表如何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党代表如何有效履行其作为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成为摆在各级党代会面前的现实课题。

  “党代表选出来以后,除了5年开一次会,平时没有多少硬性义务和责任,发挥作用的渠道和方式有限。一般而言,地方党代会主要是党委成员发挥作用更多,责任担子更多一些,所以需要研究如何让普通党代表也能作出更多贡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淑真说。

  其实,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党代会代表,只有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的诉求,体察民情民意,才能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确保党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党代会代表有别于普通党员,他们的肩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党代表由党员选出,对党员负责,为群众服务,这就对其直接联系群众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这一要求已经上升到中央政策层面,“要组织党代会代表定期接待党员、群众,收集意见建议”。与此同时,最新政策还提出了对党代表的监督问题,“党代会代表要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强化对党员负责、为群众服务的意识,通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群众团结到党组织周围。”关于如何完善党代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一些地方也已迈出了探索的步伐。

  “党代表到工作室接待党员和群众每年不少于2次,到户走访每年不少于10户。”这是湖南省今年4月出台的党代表联系党员和群众暂行办法,旨在将党代会代表接待和走访群众工作制度化;同时,还明确了对党代表的监督考核,规定“党代表应当向所在党组织和所在选举单位的党员述职,并接受党员和群众的评议、测评,测评结果将作为决定是否继续提名为党代表大会代表人选的重要依据,存入同级党代表大会代表联络工作机构档案。”专家指出,加强对党代表的监督考核,将更有效地激励党代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党的威信。

  搭建一个平台,让党代会代表与群众通过这个平台有效沟通,则是地方探索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另一种思路。党代表工作室便是这种探索的成果。福建省南安市在5个试行党代会年会制的乡镇,按照“三有四统”标准,建设党代表工作室,把党代表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党代表履职承诺和活动安排等制度上墙公开,同时开设党代表网上工作室为党员群众提供在线服务,并对党代表服务效果进行综合考评。

  专家表示,加强党代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建设,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许多党代会代表本身就是领导干部,通过党代表的身份定期接待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能够掌握到群众最直接、最准确、最生动的意见诉求,有利于把握群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及思想动态,形成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以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另一方面,也让党代表在与群众接触中,受到群众的监督。“以前,可能谁也不认识谁,群众也不知道谁是党代表,工作生活在一起,也没有明确的亮身份行动。通过党代表工作室等方式让大家认识了党代表是谁,也有利于监督党代表的行为。”周淑真说。

   协调党代会代表所在工作单位的时间,为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党代表兼具代表身份和自身职业身份,因而党代表发挥作用难免会受到本职工作时间和精力上的限制。不少党代表反映由于时间安排等问题,影响了其履职的效果。

  宋世明认为,党代表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为避免其正常开展活动与本职工作相冲突,应当对此加以协调。

  根据中央最新政策要求,党组织要积极协调党代表所在工作单位为党代表开展有关活动提供时间保障等相应的便利条件。这为确保党代表有适当的时间开展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

  对此,各地已有的经验表明,设立党代表工作日,是协调党代表工作时间的一个有效方法。山东省平度市早在2010年就设立了“党代表活动日”,通过在固定的时间组织党代表开展活动,为党代表发挥作用搭建新的平台,规定将双月份的第一个周六作为固定的“党代表活动日”;广东省遂溪县2011年启用县直机关党代表工作室,确定每月10日、20日为“党代表接待日”,定期安排党代表到工作室接待党员群众……这些措施有利于促使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代表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有利于实现党代表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党代表回到自己的本职岗位时,往往是以职务身份存在的,而通过规定党代表工作日等方式,定期组织党代表活动,让他们以代表的身份回到群众中去,将有利于彰显他们的党代表角色意识。”宋世明说。

  本系列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