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四新恩阳”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09.06.2014  17:45

  以2013年6月3日恩阳区成功召开第一次党代会为标志,承载着市委“加快提前、有序高效”、“建新规、树新风”的深情嘱托和62万人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殷切期待,新区建设踏上了新的征程。

  一年来,恩阳区委以高端规划为引领,谋统筹城乡之路;以项目工作为总揽,破全新开局之题;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布持续增长之局;以市场主导为取向,借改革开放之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34亿元,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3亿元,增长35.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增长14.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7亿元,增长65.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30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5元,增长12%。

  成绩实属不易。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区委一班人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初步成效,是全区2万名党员干部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的忙碌身影,是全区62万人民创新创造、苦干实干的时代担当。

  成绩可喜可贺。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全区各级党组织抓理想塑灵魂、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抓服务转作风、抓廉政树形象带来的发展变化。

  区委书记梁津华反复强调:“要实现恩阳统筹城乡、后发赶超、跨越崛起、全面小康,必须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四新恩阳’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思想建设:高扬理想旗帜,凝聚苦干共识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了就会得软骨病。恩阳新区建设起步晚、起点低、条件差,特别需要加强理想信念建设,把全区党员干部的心拴在一起、力聚在一起。

  ——蓝图凝聚人心。区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经过五年努力,基本把恩阳建设成为“川东北综合交通新枢纽、西部商贸旅游新亮点、全国扶贫攻坚新示范、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构建“一心、三轴、一带、两片、五节点”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一轴一环、两带多廊、六园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打造“山水恩阳、绿色天堂”。“四新恩阳”的科学定位和城乡一体建设发展新蓝图把新区干部的心紧紧地拴在一起。

  ——示范带动实干。区级领导始终带头坚持“白+黑”、“5+2”、“忘却星期天,淡化节假日”的工作作风,把“在项目一线见身影、在机关食堂数碗筷、在办公场所见灯光”作为检验标尺,带动全区党员干部弘扬“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巴中时代精神,把“建新规、树新风”作为自觉追求,把“塑形象、展新貌”作为精神境界,把“讲奉献、立新功”作为价值取向,争做“知情义、懂感恩、要阳光”的恩阳人,为建设幸福美好恩阳建功立业。

  ——典型引领风尚。培养选树了全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宣传典型张雪梅。深入开展“远学焦裕禄,近学张雪梅”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开展“我来新区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的思想大讨论,做到宁掉几斤肉、愿脱几层皮、甘流几身汗而无怨无悔。

  ——思想提升境界。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有序组织大规模干部培训,教育党员干部勇破“三论”,立足巴中看恩阳、跳出巴中看恩阳,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敢闯敢试,善于运用改革的方法和市场的手段,破解发展瓶颈,创造全新业绩。

  放弃原来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住的是板房、民房、库房,但艰苦的条件更能磨练意志、激发热情。区交通运输局干部雒斌说:“来恩阳工作,我们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