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孙一平为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

21.10.2015  18:20

 

 

  “什么是腐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了我们。把‘腐败’二字拆开,就是‘广’、‘人’、‘寸’、‘肉’、‘贝’、‘文’六个偏旁部首,将这6个各具含义的字串起来,加以提炼,‘腐败’的解释就是‘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

  10月20日,校党委书记孙一平为我校5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主题为“正确认识反腐形势 坚定反腐必胜信心”形势与政策课。

  今年8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印发《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上讲台的领导干部包括各省(区、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省(区、市)有关部门、地市的主要负责同志,重点是省级领导干部。每个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保证每所高校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地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报告或形势与政策课。

  孙一平主要从“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决反对腐败”、“认清反腐形势,坚定反腐必胜信心”、“反腐倡廉我们从现在做起”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腐败已经成为不少国家执政党丧失政权,领导人下台的直接原因。人人都痛恨腐败行为,但截止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找到持久廉洁的‘药方’。”孙一平说,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世界性顽疾,也是各国政府和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中国用30多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诱发了令人头疼的腐败问题。

  “但与半个世纪前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成就和腐败控制效果要好得多。”孙一平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逐步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

  “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反腐败上出重拳、发实招,一系列举措成为十八大以来反腐新常态。我们党以铁腕反腐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孙一平说。

  孙一平强调,虽然我们现在反腐败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败斗争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反腐败绝对不是“一阵风”。

  “同学们千万不要以为,我还是个学生,腐败离我们很远。”孙一平告诫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你们能否健康成长成才,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也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孙一平希望全体同学要从自身做起,注重加强个人自律意识的培养;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大贪源于小利,大腐源于小蚀;要努力做到莫存一分非份之想,莫占一文不义之财,莫拿一件非己之物,莫受一次不情之请;要带动他人廉洁修身,共同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孙一平书记亲自为同学们讲授形势与政策,不仅让同学们感到惊喜,也受益匪浅。2014级应用化学专业的蔡佳星说:“今天听了孙书记的讲课,让我对反腐倡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腐败是人民的公敌,我们大学生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廉洁修身,与腐败斗争到底。”(曹正 大学生全媒体中心 栾逸飞 李静)‍‍‍

形势与政策课场景

孙一平为同学们上形势与政策课

同学们认真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