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十四次党代会】扫描交大数字 回望发展步伐(四)

12.01.2015  20:54

科技创新工程架起科研高端风景线 


研发出我国第一套自主研制的列车模拟驾驶仿真培训系统,广泛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武广、沪宁等8条高速铁路以及大秦、朔黄等7条重载铁路;联合昆明中铁大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数控式气压焊轨作业车;研制了我国第一个移动式车载高电压绝缘试验平台和国内第一辆接触网综合检测车;研发出世界上首套同相供电装置;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直冷式、室温孔径超导磁体,多功能超导磁悬浮力测试系统和动力学稳定性模拟系统,首条全化学法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中试线和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浮实验系统;研发出我国第一套牵引变电所供电设备安全运行在线监测系统、第一个移动式离线检测系统、第一个变频调速牵引电机的连续脉冲高压试验系统;牵头研制国内首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机车,使我国成为全球第5个拥有燃料电池电动机车的国家;主持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220kV/56.5MVA超低损耗卷铁心节能型牵引变压器;依托国家973项目“高移动性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理论基础研究”,与北京飞天联合公司共同研发出的技术成果助力中国首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列车WiFi系统上线运营;……

这些国内、国际的“第一”,以及诸多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和积极创新,正是学校自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紧抓高速铁路大发展、高铁走出去等重大战略机遇,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按照“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接大项目、集聚大成果”的思路,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丰硕果实。目前,学校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实力得到持续提升,形成了“以学科支撑平台、以平台汇聚人才、以人才创造成果,以成果服务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565科技行动计划”构筑人才基础   2008年根据第十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学校召开了第七次科技工作会议。自此,学校确定了“规划先行、政策先导、项目牵引、团队保障、基地支撑”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制定完善了科研管理政策,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完整、富有交大特色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又通过《西南交通大学“十二五”科研工作专项规划》为学校科研工作有序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文件。
  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团队是实现学校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因此,学校在第七次科技工作会议中更推出了“565科技行动计划”,即在“以项目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政策为保障,重在扶持,突出培育,加强考核,全面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水平”思想的指导下,用5年左右的时间,多渠道筹集不低于6000万科研经费,着力培养50名左右的青年科技拔尖人才、50个左右的科技创新团队、500名左右的青年科技人才,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山峰计划”、“团队计划”、“百人计划”,分别针对高水平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培育、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通过实施“565科技行动计划”,学校充分发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作用,提升了我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整体实力。2008年以来,我校38人获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支持;4个团队获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占我校团队总数的66.7%,在非985高校中名列前茅。
  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对促进科技人才、团队、平台的培育和建设,取得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都具有重大作用。学校以项目为牵引,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同时,全面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7年来,学校“轨道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获批立项,并完成建设任务。学校申请成功的纵向项目涵盖了国家各主要科技计划,包括:“2011计划”项目1项,“四川省2011计划”项目4项; 973新增项目2项、新增主持课题11项;863新增项目1项、新增课题3项;科技支撑新增项目1项、新增主持课题6项;新增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新增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新增ITER计划项目1项,取得历史性突破;铁路总公司项目中,新增项目526项,其中重大项目30项;四川省项目中,新增项目278项,其中,新增四川省杰青21个、培育13个,新增四川省创新团队5个、培育4个。学校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逐年增长,新增项目共733项,经费3.8亿元。其中,新增杰青7名、优青2名,新增主持基金重大重点类项目26项,在2011年开始设立的基金委设立高铁联合基金项目中,我校获得资助的项目占全国该类项目的42.5%,排名第一。到2014年,学校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在全国高校排第44位。
   6大平台拓宽科研领域   7年来,学校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平台的投入与整合,重点抓好“国字号”平台建设。7年来,国家级基地由1个增加到6个;教育部基地由3个增到5个;四川省基地由6个增长到18个,社科类基地实现零的突破。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一马当先,联合“老字号”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新秀”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共同拉起学校优势科研领域的高端风景线。同时,省部级基地更是鳞次栉比,交相辉映,织成绚烂缤纷的图景。
  几年来,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一期建设以高速列车为核心建设了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高速列车服役性能研究实验平台3大平台,共计建设实验设备、系统42台套。其中,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高速列车服役性能研究实验平台的20台套系统全部投入使用,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除多功能高速列车运行模拟试验台外已全部完成安装,16台套设备已经投入使用。目前,高速列车服役性能实验研究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成为国际上唯一可实现直线、曲线和轨道不平顺激扰下的高速列车运行模拟的试验台;机车车辆参数测定试验台是世界上设计最先进、功能最强的机车车辆整车综合参数测定试验台;36通道转向架/车体/轮对疲劳试验台是世界上加载通道最多的车体和转向架疲劳试验台;高速轮轨滚动行为模拟实验系统是国内外模拟速度最高、功能齐全的轮轨比例实验平台;高速弓网关系基础研究实验系统是世界上首创的受电弓-接触网混合模拟方法和实验平台。这样一批世界上首创的或功能最强的试验装置,为我国高速列车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提供最优良的实验和研究条件,同时,也强力带动了我校相关科学研究的开展。比如,学校利用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完成了我国所有高速列车、500km/h高速试验列车在直线、曲线和线路不平顺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试验验证与优化,创造了整车滚动振动600km/h台架试验的世界记录,支持了企业高速列车等重大装备的自主创新。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8年在科技部评估中获得优秀,这已是第二次获此殊荣。实验室把握世界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趋势,构建支撑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发展的基础研究平台。近年来,实验室承担了一系列与高速列车相关的,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在内的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项10余项,其中,CRH380A高速转向架及应用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9年获批立项建设,2012年以公益类第一名的优秀成绩通过科技部验收,是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平台。该中心已建成了系列重大科研平台,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高速铁路供电综合SCADA系统”、“牵引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装置”、“燃料电池电动机车”、“轨道交通模拟驾驶仿真培训系统”等行业重大装备极大地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2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成为我校百年土木学科第一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实验室正在建设“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系统”,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唯一可以开展大体积、大吨位、大尺寸结构抗震试验的平台,其单台面技术指标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自2012年立项建设以来,先后完成了雅康高速、康定绕城高速、都汶高速、云贵铁路、滇西铁路等高裂度及艰险山区重大陆地交通工程的建设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承担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0项,与联建单位一起共同承担了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重大专项项目6项,铁道部科技计划重点项目6项,申请专利13项,发表论文120余篇,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励2项。
  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也是在2012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的。实验室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战略与资源配置关键技术、综合交通运输组织指挥智能化关键技术、区域及城市交通智能化关键技术、综合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关键技术、智能物流系统关键技术、高速铁路驾驶行为仿真实验技术、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技术等研究方向和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启动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New Global Systems以及IBM联合建设智能车联网平台的建设计划。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6项。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于2013年11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实验室拥有一支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李志林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该团队于2013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并成为轨道交通安全2011协同创新的团队之一;现有一系列先进的科研设备,包括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系统、无人机航摄系统、高级土动三轴测试系统、偏光工具显微镜实验系统、土木工程地质滑坡演示模型实验系统、多通道高速扫描探地雷达系统等。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60多项,并取得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人文学科平台方面实现了省部级基地零的突破,2011年成功申建了四川省委宣传部认定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和西部交通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同时,我校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传统安全威胁背景下贸易洗钱与反洗钱研究》研究成果,曾呈送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等,作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的参考。中宣部向四川省委宣传部发出表扬函,对我校和成果呈报者进行表扬。另外,我校艺术设计与机械制造交叉结合,为我国高速铁路列车的车头外形设计和车内装饰的国产化设计做出了突出贡献,设计的“CRH-380A”中国新一代高速列车头型及内室设计,已应用于京沪客运专线, CRH2型车优化设计已应用于武广客运专线。在科研的支撑下,我校文科人才逐步成长,已有2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校这些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标志着我校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平台支撑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成为支撑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在科研基地的全力运转下,7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上共15项,其中学校主持的6项;主持获得教育部二等奖以上共7项;主持获得四川省科技奖75项,其中一等奖10项。翟婉明院士2012年获得四川省杰出贡献奖。2009年、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总数分别列全国高校第7位和第9位。按国家权威科技统计口径,2008—2013年学校共发表科研论文16971篇,其中SCI有568篇,EI有1081篇,ISTP有1839篇,统计源有8681篇;申请发明专利1142件,授权发明专利461件,转让实施15件,作价入股5件。

     “2011计划”引来协同创新助力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加速推动创新资源的跨国家、地区和产业链配置,拥抱全球智慧的开放式创新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浪潮互为牵引,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和集成创新成为当代科技创新的鲜明特征。2011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推进高校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通过任务牵引和中心建设推动转变高校创新发展方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冲击世界一流的新实力,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紧紧抓住机遇,努力提升协同开展科技创新的能力,2012年,联合牵头建设的“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以轨道交通安全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开展机制体制创新,以列控系统、高速列车和行车环境三个主要的先行先试创新方向。该中心的成功认定有力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了学校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声誉,为实现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国家推出“2011计划”后,四川省也推出了“四川2011计划”。由我校牵头的“制造业产业链云服务平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2013年获准为首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面向制造企业及产业链,在云服务理论、云服务模式、云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促进人才、学科、科研发展。
  2014年,我校又有3个中心成功入选第二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铁道运输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集中了铁路行业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的科研和平台优势,围绕中国标准动车组、大轴重重载列车和特种轨道车辆等重大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运营维护全寿命周期工程科学,以铁路机车车辆耦合大系统动力学研究为核心,开展协同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形成中国品牌的铁道运输装备,并实现科技人才的汇集,培养领军人才,不断提高我国铁路运输装备的创新能力,支撑“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将通过4-5年的建设,在科学研究、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国家智库,形成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实现三个目标:助推四川省成为高铁国际化的战略高地;助推高铁国际化人才资源向四川省集中,成为人才高地;助推成都市成为高铁产业的汇集地,成为高铁国际贸易与合作高地。
  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技术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力争建成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技术创新能力突出、成果显著、管理规范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协同创新中心,成为西部综合交通和物流的信息枢纽、智能决策支持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和四川省的交通运输与物流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5个协同创新中心目前正加紧开展建设,学校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进入了快车道,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培育工作也将得到极大推进。


自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校科技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学校国防科研工作异军突起。2009年,学校获得二级保密资格证书,具备了从事国防科研的关键性资质,正式进入国防科学研究单位的序列,国防科研活动由零散转向建制,在学校科技工作历史上开启了庄重的篇章。目前,学校国防科研优势领域逐步拓宽,优势学科服务国防建设比重加大,部分领域发展前景极好,有望获得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我校科技工作已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既定的任务目标,在体现出鲜明的轨道交通特色基础上,各个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均取得突破,为“十三五”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国际化战略和数字化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