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十四次党代会】尊老敬老爱老,同心共筑交大梦
习近平同志指出:“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截止2014年12月31日,我校有离退休教职工1887人(退休1828人,离休59人),占全校总教职工人数的28.41%。七年中,新增退休教职工477人,离休干部由86人减到59人。自我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政领导非常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始终把离退休干部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离退休工作处始终以实现“六个老有”为工作目标,以“让党放心,让老同志满意”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服务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中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方法和措施,在老同志中形成了“政治坚定,思想稳定,生活安定”的大好局面。
一、措施到位,大力推进“六个老有”政策的贯彻执行
(一)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
我们始终把离退休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只有终身学习,保持思想常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及对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来系列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从思想上引领老同志。积极推进党支部建设,合理设置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选配好党支部班子,加强党支部骨干培训,组织全校离退休党支部书记赴建川博物馆、邓小平故居、“北川地震遗址”等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各党支部每月坚持过一次组织生活,切实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教育、组织、凝聚老同志的家园。
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采取多种措施,建立系列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制度:一是离退休干部阅读文件、听报告、参加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制度;二是每年校领导向全校离退职工通报学校建设和发展情况制度;三是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就近就地参观学习制度;四是定期上门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同志制度;五是听取离退休老同志意见和要求制度;六是坚持离休干部和退休职工月例会制度;七是坚持离退处党委委员月例会制度等。通过以上制度,我们做到了四个及时:通过形势报告会、专题辅导讲座、知识竞赛、参观考察、情况通报、征求意见、专项会议等形式,让离退休老同志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时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时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展;及时了解学校建设和发展情况。同时,学校也了解了老同志们的各种诉求,疏导了情绪,化解了矛盾,保持了离退职工排忧解难的信息渠道畅通,使老同志真正感受到了学校党政领导对他们“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通过学习和教育,使老同志真正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能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校领导与离退休教职工共话交大发展
(二)落实离退休职工生活待遇,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2008年以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出台关于提高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政策。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处党政把落实好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待遇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使离退休职工生活待遇政策及时得到落实。
通过四次调整离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以及四次调整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标准,使我校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待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例如:离休局级干部生活补贴由原来760元/月增加到5000元/月,退休正教授生活补贴由原来600元/月增加到2873元/月;2013年,学校增加离退休职工一次性专项补助:离休干部10000元/人/年,退休职工6000元/人/年;2014年,离退休职工一次性专项补助在2013年基础上人均增长3700元,并补发2013年专项补助增加部分;对8名符合条件的老干部落实了每人每月补助340元,对10名符合条件的退休老干部落实了每人每年增加门诊费4000元,对8名符合条件的老工人落实了月增护理费400元;通过为老同志解决新校区住房800余套,以最优方案发放老同志住房补贴等系列政策,满足了老同志“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为离退休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奠定了基础。
(三)发挥离退休教职工的作用,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为了充分发挥离退休职工的作用,2011年关工委与离退休工作处合署办公,将关心下一代工作与离退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七年来,老同志们退而不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和青年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是发挥老同志讲理想、肯奉献的政治优势,有50多位老党员担任党建特邀组织员,协助各基层党委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离退休老党员与学生党支部开展“我的梦.中国梦”等系列主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二是发挥老同志懂教育、善教育的经验优势,学校聘请120多位老教授担任教学督导组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不少老同志继续在理论创新、技术研发、著书立说、咨询服务、指导学生科技论文及科技竞赛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发挥老同志学为师、行为范的威望优势,开展了以“忆交大历史听交大故事抒交大情怀”为主题的“银发讲坛”活动,先后有7位老专家推出13个报告专题,参加报告会的师生人次达50000余次。四是发挥老同志爱交大、亲校园的情感优势,有很多老同志参与编写校(院)史、做课外辅导员、担任成教班主任、指导大学生书画协会、为青年教职工上书法课、参与120周年校庆筹备等工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银发教育工作者”,钱冬生、朱怀芳、王元良等老教授获得“四川省老教授协会晚霞奖”,梁锦唐同志获得“四川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先进个人”。除此之外,离退休教职工还积极向学校建言献策,在学校十二五规划、九里校区环境改造方案、校园综合治理工作、深化综合改革、十四次党代会报告讨论等重点工作中积极献计献策,大力支持学校的改革发展。
关工委专家报告“追梦更待少年时”
二、创造条件,打造离退休教职工精神家园
七年来,我们把“晚晴文化”建设融入到日常组织活动中。根据老同志求知、求美、求乐、求新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了深受老同志欢迎的各类活动,使老同志开眼界、扩思想、得信息、学知识、善交往,享受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加强活动场馆的管理,创建温馨家园
老年活动中心是老同志们日常活动、学习、娱乐的场所,也是加强思想沟通、实现“六个老有”目标的阵地。七年来,学校非常重视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投入280多万元完善“晚晴苑”设施,奠定了把晚晴苑建成我校离退休职工“精神家园”的基础。如:对“晚晴苑”后院进行改造,扩大老年活动中心场地500平方米;对门球场和气排球场地进行改造,新铺设了人造草坪和塑胶场地;对老年活动中心各活动室及办公室的门进行更换;对晚晴苑楼前的外部环境进行改造,进一步绿化门前花池,进行小路铺设和靠椅安装;设立老年大学多媒体教室;设立晚晴苑无障碍通道,修缮兵乓球室,解决老年活动中心屋顶多处漏雨、厕所漏水等问题。在日常管理中,完善了活动中心场馆的各项规章制度,每个活动室有专人管理,对活动场所设备、家具、水、电等进行及时检查、维修,按时开关门窗,保证了老同志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以老年大学为载体,建设老有所学课堂
西南交通大学老年大学成立于1992年。依托老年大学开设各类有益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课程,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2009年老年大学由老同志自主管理走向学校管理,为我校老年大学建设成为离退休职工的“精神家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年开设10个班,课程涉及音乐、舞蹈、绘画、书法、保健、器乐等六大类,每年招收学员600多人次。经过七年教学管理的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了具有交大特色的老年终身教育体系。通过举办班级文艺表演、迎新年汇演等形式,为老同志展示才艺提供了表演舞台,为老同志晚年生活增添了亮色。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年来,老同志活动经费不断增长:离休干部由850元/年/人增加到1500元/年/人;退休人员中,局级干部由原来400元/年/人增加到1000元/年/人,副高副处级及以上干部由原来200元/年/人增加到500元/年/人,科级(讲师)及以下人员由原来120元/年/人增加到300元/年/人。学校每年按政策规定足额拨付经费,尽可能解决专项经费。每年多次组织老同志参加工农业生产活动,使老同志通过活动了解国家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组织“百名教授回唐山”和“西南交大教授京沪千里行”活动中,将追忆学校悠久历史与继续服务学校和社会相结合;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组织全校1000余名老同志参观水磨镇灾后重建成果,共同感受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奇迹;为了使广大离退休职工充分认识和直接感受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组织了800多名离退休职工开展“续接峨眉情缘,见证发展变化”活动;每年组织以“关爱老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五一劳动节”、“重阳节”活动,每次都吸引800多名老同志走出家门参加活动;组织了庆祝建党90周年“翰墨丹青颂党恩”书画摄影展活动;组织了老同志参加四川省老干局“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活动;组织老年书画协会参加教育部书画展活动;组织了“西南交大抗美援朝工程队60周年纪念会”的系列活动;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离退休职工联欢会活动;组织离退休教职工与大学生书画展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一对一培训老同志学习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活动。
离退休教职工及大学生书画展 重阳节活动
(四)搭建老年组织平台,满足老同志个性化文化需求
根据老同志们的兴趣爱好,成立了老年文体协会、老教授协会、老科协。老年文体协会下设门球队、气排球队、舞蹈队、太极武术队、钓鱼队、书画组、摄影组、台球组、乒乓球组、器乐组、棋牌组、京剧组、室内健身组等13个兴趣小组,合理配置室内外的活动场所,使每个协会和每个兴趣小组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各协会通过开展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各种活动,在参加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举办的各种书画、摄影、合唱、门球、气排球等比赛中,多次取得好成绩。
三、加强管理,全面提升离退休工作服务水平
离退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从政策和理论高度去理解认识“管理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主动思考问题,主动适应新常态,强化管理职责,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解决新问题的途径。
(一)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七年来,为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工作的管理,制订了《西南交通大学机关退休教职工离校集体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西南交通大学“老年文体协会”章程》(试行)、《西南交通大学老年“文体协会”管理条例》(试行)、《西南交通大学各老年兴趣小组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离退休教职工活动经费使用操作规范》、《西南交通大学关于教职工去世后殡葬治丧有关规定》、《每年召开全校二级单位研讨离退休工作制度》、《迎接新退休教职工座谈会制度》等,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强化基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全校新退休职工电子基础数据库档案;建立离退处直接管理的400余份离退休职工档案全部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困难退休职工档案;建立离退处设备类资产数据库;建立离退休工作处网站,这些基础工作为及时、准确、高效率做好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三)传递党政关怀,为老同志办实事
在日常工作中,为传递学校党政关怀,对离退休职工开展了一系列“人文关怀”工作:走访、慰问、家访3790人次,特别是2014年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都进行了慰问;生日慰问1051人次;为离退休职工办理医疗费、困难补助803人次;办理住院护理费631人次;配合校医院完成每年离退休职工的体检工作;直接处理及协助处理丧事事务184件。
(四)加强调查研究,探索解决新问题途径
随着退休职工人数增多、群体年龄跨度大(年龄最小50岁,最大98岁),存在离休干部高龄(平均86岁)、高发病、行动不便、视听障碍突出,离退休职工需求多元化等问题,在离退休工作缺乏上级部门的指导性文件,组织离退职工集体活动缺失社会安全保障规则等情况下,离退处全体职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对遇到的问题认真研讨、调研,加强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如:老同志集体外出活动必须购买保险,对满80周岁以上参加集体外出活动者必须签署个人承诺书,进一步规范了离退处(组织者)和离退休职工本人(参与者)的意愿、行为、责任、权利和义务,从而有限规避双方责任风险;对高龄、生病的老同志至少每周电话联系一次;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和生活自理有困难、失能及半失能老人的服务工作;强化与异地安居、安置、校外居住离退职工的沟通;在每次大型活动中推出适宜高龄老人的活动项目;多方协调在老年活动中心前后院安装座椅、晚晴苑门前改建无障碍通道,鼓励高龄、独居和疾患老人走出家门到老年活动中心进行活动和交流;帮助有困难的老人及时处理家中突发事情等。
我们深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继续以百倍的努力,开拓创新,按照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总要求,不断总结新经验,按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勤奋工作,为建设美丽和谐校园,努力做到让党组织放心、让老干部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