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培养“五有”交大人
高校改革正在扑面而来。
一方面,从全球看,数字化革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和移动互联等数字化手段,将在不同领域被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将因数字化发生颠覆性变革和结构性改变。早在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就启动了推进以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为发展目标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保障欧盟各公立大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培养人才的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美国则大力推出“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在最近几年掀起本科教育改革新热潮。可以说,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已经催发了新一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世界高等教育革命。
另一方面,国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拨款机制、考试招生等制度将发生重大改革,海外高校也频繁造访内地,抢滩留学市场,甚至直接在国内办学。在此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探索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学校办学实际的新路径,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建立数字化育人新模式,切实肩负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实现学校的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
这些年来,西南交通大学抓住了中国高铁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一定时期内的快速发展,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项目等方面的实力充分彰显。今后我们当会保持并不断强化轨道交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优势,同时,锁定当前学校发展中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即加速实现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 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是教学和科研。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师的第一责任是教书育人。另一方面,大学是学术共同体,从事科研是题中之义,科研不仅自身要出成果,还要反哺教学。
二是教师和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已成为很多国家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导向。教师需更新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注重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激情、兴趣、好奇心和探索冲动,使他们能不受任何禁锢地学习和发展。
三是招生与就业。 要借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的东风,适时推出“按大类招生”制度,并建立与之紧密衔接的“按大类培养”制度。未来,西南交大应成为培养“学术大师”、“管理精英”和“产业翘楚”的殿堂。
四是专业与通识。 在日常教学中,通识课至少要上出专业课的水平,要坚决走出通识课是专业课的概论或导论课,是拾遗补阙、浅显花哨的拼盘什锦课,或是好混学分的“水课”等误区。同时,在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不但要注重科学知识,更要把握科学方法,尤其要领悟科学精神。
五是教育教学与三大战略 。“人才强校主战略”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国际化战略”为构建我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平台。“数字化战略”为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供最直接的支撑和保障。只有从教育教学层面始终坚持贯穿这三大战略布局,西南交大的发展就能占据发展的制高点。
当然,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此我们明确提出培养“五有”交大人:
一是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 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体现人的社会性和个人与社会的同一性。改革开放以后这一代独生子女,生活环境比较优越,部分年轻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常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和社会。青年大学生不要陷于世俗和小我,应志存高远。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 专业才能是一个人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终身学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操守是安身立命的基石,为人处世的原则。青年大学生既要热爱所学专业,加强专业学习,打牢知识基础,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本专业、本领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所从事的职业热爱、尊重与负责,自觉履行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不因私而废公,不因利而忘义,不因权而废法。
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 当今大学乃至整个社会有种倾向,重科学、轻人文;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而实际上,新型人才应既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学科功底,熟练的专业技能,又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宽广的人文情怀。继往开来,重拾人文教育,超越科学教育,这将赋予置身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学教育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势必重新定义人才、将才和帅才。两者的结合,对学校而言是站在新的起点再出发。
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 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就是要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在对世界大势的宏观把握中,前后看、左右看、上下看,用全面的眼光、联系的眼光、变化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观察现象、思考问题、指导行动,认清中国在世界体系中所处的方位,认清自己的人生坐标,因势而动、乘势而上。
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 现代以降,创新精神被不断发扬光大,已成为社会和个体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着力培养和造就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并致力于发现新问题、攻克新难题、提出新方法、发明新技术、建立新理论。然而,没有批判,便没有创新;没有批判,便没有新观点与新理论,更不要遑论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跨越。对高等教育自身系统的分析不难发现,在我们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批判思维的缺失成为一大窠臼,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能力,限制了科技进步和思想发展的更大可能性。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来源:《光明日报》12月30日13版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12/30/nw.D110000gmrb_20141230_2-1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