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创新驱动发展的“成都路径”

19.12.2014  13:56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西南交通大学调研轨道产业。王煕维摄

四川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老师将电脑上设计的机械模型通过3D打印机直接打印出“实物”。张全能摄

西南交通大学的电气化铁路同向供电系统研发平台。马丁摄

 

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和源泉。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为四川推进“两个跨越”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成都市域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聚集了大量掌握重大、尖端、基础科研技术的团队,这是我们落实中央、省委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成都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促进校院地协同创新,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努力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协同创新,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把着力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产业化速度作为努力增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1.着眼体制机制改革布局校院地协同创新

今年1月,成都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加快科技创新驱动  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专题协商会。认真聆听了13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关于发挥综合性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环高校经济圈等建言献策后,我感觉收获特别大。会后,我对成都创新驱动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成都正处于“四化同步”深入推进的重要时期,在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深化改革迈进深水区、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的复杂形势下,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势在必行。

  加强科技创新既是成都突破市场要素瓶颈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成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必然要求。然而,成都市仍存在校地间战略合作发展相对滞后、高校科研和成果评价体制制约显著、旧有体制对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以及创新载体建设总体规模与需求不相匹配等问题。为此,成都提出“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切实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摆位,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尽快转入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为成都新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成都提出了“率先建成领先西部、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和“初步建成中西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城市、国际知名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全面推进“企业能力提升工程、产业升级牵引工程、区域创新示范工程、校院地协同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发展工程、创新环境优化工程”等六大科技创新工程,以校院地协同创新为重点牵引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系统推进、加快实施。

  推动校院地协同创新,成都的主要做法是:

  破藩篱。一是拆除认识上的藩篱。破除“科技是明天之事,不能吹糠见米”等狭隘观念,鼓励运用新思维、新办法、新机制创造性开展工作;二是打破制度上的藩篱。开展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和收益分配改革,打破高校科研和成果评价体制障碍,赋予高校自主处置权,鼓励在蓉高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三是突破政策上的藩篱。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及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成都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造载体。一是共建产业基地。推动高校院所与成都各(区)市县共建“协同创新试点示范区”“环高校特色知识经济圈”、科技创新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二是共建创新孵化载体。加强创新要素的集成支持和滚动支持。支持高校院所利用校园内或周边存量土地、楼宇等资源,与所在区(市)县共同建设“科技创业苗圃”、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加速器;三是搭建共享平台。依托在蓉重点高校建设环高校科技产业基地,支持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建立产品技术测试中心、工程化应用实验室等公共技术平台,大力提升公共研发和公共服务能力。

  出政策。一是出台财政政策,重点扶持校院地协同创新工程。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校院地协同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研发机构等平台,引进培育重大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和创新创业人才等;二是出台引导政策,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整合利用金融资源,积极发展新型科技金融组织,探索建立多层次的科技银行体系、科技担保体系、科技保险体系。大力引导科技创业投资,鼓励创投机构和金融机构向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投资;三是出台税收政策,积极推进科技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进一步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技术交易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激励企业创新,促进技术交易,对于高校院所构建的各类科技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实施税收优惠减免。

  建机制。一是构建校院地定期会商机制。建立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向高校院所通报全市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情况,定期发布重大科技攻关及技术需求;二是建立重大事项协调制度。“一校(院)一策”协调解决高校院所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资源配置方面的现实问题,围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大项目开展专题对接,共同做好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解决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难题;三是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积极争取科技部、商务部、中科院等支持,围绕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专业产品展、论坛、专题活动、人才与智力交流等形式,打造中国西部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在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以及促进国家、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校院地协同创新  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4月28日,我到西南交通大学调研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这里,我专门看了国家轨道交通实验室仿真中心、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引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详细了解各平台的建设情况和研究成果。此次西南交大之行让我看到了在蓉高校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更促使我不断思考。

  5月22日上午,我又和我的同事分别到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所进行了调研,此行同样让大家深有感触。

  目前,成都积极引导各类在蓉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深化体制改革,探索适应市场的管理运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不断激发,科研院所的骨干和引领作用更充分发挥。不少部属、省属、市属高校紧扣成都市产业重点纷纷开展创新活动,大学科技产业园、环高校经济圈纷纷涌现,高校院所科研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释放。科技人才加速向成都汇聚,一批代表“成都创造”“成都智造”水平的高端产品加快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造、崇尚创业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快形成,创新创造的人文特质不断融入成都的精神血脉。

  2014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突破6500亿元、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15%,其中移动互联网、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产值预计将增长25%以上,科研及技术服务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预计全市专利申请量将突破6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均保持20%以上的增幅。成都校院地协同创新成效是多方面的:

  校院地联建创新载体,加速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目前,成都校地合作正迈入创新发展新阶段,在创新载体、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上不断完善,积极探索创建更为开放、集成、高效的校院地协同、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

  建设校院地协同创新载体的步伐不断加快。成都支持在蓉高校院所与地方共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孵化器、成果转化实体机构、公共技术平台等,已初步建成电子科大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器等首批载体。成华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推进环电子科技大学知识经济圈;双流县引入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建立产业研究院与大学产业园;金牛区积极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园建设;新都区围绕西南石油大学积极打造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成都大力对接中央科研院所,努力推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化基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民用航空电子系统产业化基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先进激光创新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创新基地等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成都落地建设,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显著增长。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在高校院所里已成潮流。如果说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则是系统的经脉,如何能真正打通经脉,对创新效果至关重要。一方面,成都采取各种方式,不断促进校院地合作,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另一方面高校院所也不断转变观念,在政策范围内探索灵活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在蓉主要高校均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支持研究团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例如,西南交大进行了一项创新改革:学校名下的100%国有职务发明专利权,划出50%给发明人团队,实现了职务发明人团队由被奖励权向财产权的转变。首先吃螃蟹的是该校材料学院黄楠教授团队的心血管支架项目,这一项目的知识产权评估价为1500万元,专利权由西南交通大学持有。划拨给该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后,由国家大学科技园出具变更手续,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现了国家大学科技园代表西南交通大学与发明人团队所组成的公司共同持有专利权,促进了该专利成果的评估入股孵化。在这种激励之下,在蓉高校院所的各类创业主体发展如雨后春笋。

  不仅如此,高校院所还纷纷出资和地方联手催生项目落地。西南交大与双流县合作即是如此:西南交大出资1000万元现金和价值3500万元的知识产权,双流县政府提供340亩工业用地和60亩科研用地以及1.4亿元资金,共同推动科技成果在双流的转化、孵化、产业化。

  完善协同创新生态环境,校院地合作机制初步形成。科技型企业和人才就像“候鸟”,哪里适合生存就到哪里筑巢安家。成都正在努力创建设施先进、服务配套、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成都深入推进筑巢工程,主动帮助优秀科技人才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在各领域形成一批科技领军团队。全国最年轻的“80后”教授、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周涛创立了成都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他从瑞士弗里堡大学取得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回国,担任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根据成都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标准,获得了高层次人才来蓉创业的大笔资金支持。

  成都已初步建立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与健全技术转移促进机制。目前,成都市已组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7家新型产学研联合研发机构,在重点产业领域组建了新一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等20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成都由科技管理部门组织市场主体先研究产业,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成果可以清晰展示成都在某个领域的比较优势和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再依托成都的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来做产业集群的重大专项,搞重大科技攻关,整合民间资本投入,形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最终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和产业链上技术缺失环节的完善。

  成都率先建立了行政与司法有机衔接机制,形成了专利、商标、版权、公安、海关等行政保护与法院司法保护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设立了西部地区首个知识产权法庭,并成为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典型;设立了中国西部唯一的专利审查协作中心。

  目前,成都已获得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中国软件名城等称号。校院地协同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正在改变成都“创新驱动”的定义,也在改变科技创新从成果到产品、再到产业的整个环节,潜移默化地激发科技人员、企业家和社会资本的活力,进而最终促成产业的活力,整个城市的活力。

3.顺应发展规律把握关键节点  释放更多科技红利

  创新要素向哪里集聚,哪里就可能成为新的产业和经济制高点。地方党委政府的创新路径选择、创新主体培育、创新方式优化,均涉及校院地科技成果转化,这是我在调研过程中的突出感受。

  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推向市场有诸多环节,越往前的环节越具有公共性和基础性,越往后的环节越具有市场性和公司性。从成果向产品转化环节最薄弱,也最重要,具有公共性和基础性,这一环节无疑是政府最应该用力之处。

  把高校的创新力量引向企业,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而协同创新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处理好校院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校院地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有五个参与方: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和社会资本。政产学研金要各司其职、优势互补、避免错位,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协同创新联动机制。

  科研成果转化,地方党委政府既要“求远”,通过招大引强,引进具有国际水准、代表产业方向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更要“求近”,充分激活资源、加强统筹,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紧扣当地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需要开展协同创新,积极鼓励企业和高校院所“攀亲结缘”。

  建立校院地协同创新机制,地方党委政府必须拿出实打实的诚意,围绕成果处置、转移转化及校地共建实体等方面提出推动措施,着力打通成果转化关键环节,激发产学研活力、释放成果就地转化红利。成都出台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十条“新政”,并不是简单地“给钱、给政策”,而是一个以人为本、服务于成果转化的全流程人才服务链条。

  成都的实践说明,通过创新制度构建,可以让原有资源、人才等创新要素更好发挥作用。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改革,两个轮子互相促进,才能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政产学研金的统一协调发展,让校院地协同创新释放的科技红利成为源头活水,在纵深处破冰而出,汇聚成江河,不断向前涌流。

来源:《光明日报》12月16日16版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12/16/nw.D110000gmrb_20141216_1-1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