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再入中飞院“抓新闻活鱼”
本网讯 刘蓉 大学生记者团唐一凡 彭放 摄影报道 12月29日下午,《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光明网副总裁陈建栋、教育部主编练玉春、策划部主任袁祥一行4人“走转改”走进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深入民航教育一线挖掘鲜活新闻素材,寻找生动新闻话题。刘伟一行与中飞院党委书记陈布科、党委副书记陈大伙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与“光明日报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座谈。
这是继去年1月《光明日报》社总编何东平、常务副总编李春林率编辑、记者深入中飞院采访之后,报社高层再次带队采访中飞院。
读懂飞院:你们的学生在天上
在与中飞院校领导的交流中,刘伟副总编一行认真倾听了陈布科、陈大伙关于中飞院依托一个行业、支撑一个行业,不断追寻“民航强国”梦想的创业发展经历;以“蓝天做课堂、以机场做黑板”的民航教育特色。
陈布科、陈大伙深度解析了中飞院的内涵、特色和享誉国内外“几宗最”:
“中飞院是全球最大、最强的飞行员培训基地;特色鲜明的民航工程技术大学,集产、学、研 ‘三位一体’的航空教育集团;具有人民解放军光荣传统的政治大学”。
“中飞院面积最大,教学设施最特殊,学科专业最具特色,立德树人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中飞院是‘国字号’的飞行院校,肩负培养‘有本事,靠得住’飞行员的国家使命。”
……
随着交流的进行,刘伟副总编一行写下一行行这样的采访记录。他们不时表现出卓越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敏感,认真询问关键细节和重要数据。当了解到中飞院的飞行学生要经过“过五关斩六将”的历练,通过若干的执照考试,才能进入航空公司时,刘伟副总编豁然脱口评价:“你们的学生在天上!中飞院是一所拿执照的大学!”
陈布科书记进一步介绍:中飞院的培养把行业与企业的标准融入执照,培养的是“学历+执照+英语”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简短务实的交流,刘伟一行表示,很多值得报道的亮点已在介绍中形成,这次走进中飞院寻找典型之旅,不虚此行。
“中飞院是一所需要仰望的大学”,袁祥主任感慨地说,他建议学校利用好微信、新博、新闻客户端等新的社交媒体,进一步扩大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走近光明:我们的梦想在远方
刘伟一行与“光明日报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的座谈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7名获奖学生代表皆来自于从事校园新闻工作、新媒体建设的大学生记者团。
飞行技术学院大四女飞学员胡慧昀在座谈中说,作为学生记者,参与校园新闻工作,出席珠海航展,看到自己写的文章、拍的照片见诸报端,获得“光明日报奖学金”等,这些是新闻工作对自己最大的嘉奖!
“其实说起来,我感觉自己和《光明日报》颇有渊源,获得了‘光明日报’奖学金,驾驶‘光明日报号’教练机训练,今天更是有机会见到《光明日报》的领导和老师们,我感到非常荣幸。”胡慧昀一连三个“光明”,让一向严谨沉稳的刘伟副总编也不禁会心一笑。
当有学生记者提出希望有到《光明日报》社学习、实习的机会,刘伟副总编当即欣然拍板,表示欢迎。临行前,他还不忘回头叮嘱同学们,可以多来一些同学。
据悉,近年《光明日报》与中飞院从认识到熟识,从了解到理解,从工作到合作,刊发的关于飞行学院的报道近40篇,让社会对学院有了更深的了解。
2012年以来,学校与光明日报社的合作不断向纵深、持续发展。中飞院除了将一架“奖状”高级教练机命名为“光明日报号”外,还在国内外重大突发性新闻报道等方面,为《光明日报》提供专业、专门的航空支持。同时,为激励中飞院学生努力学习,光明日报社从2013年起,在中飞院设立“光明日报奖学金”。截至目前,已有15名学生获得该奖,其中大多数是有校园新闻工作经历和贡献,品学兼优的学生。
刘伟一行“走转改”深入中飞院期间,还到飞行训练一线实地采访,并与“光明日报号”飞机合影。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左排左起二)一行走进中飞院,深入民航教育一线挖掘鲜活新闻素材,寻找生动新闻话题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一行与“光明日报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座谈
刘伟一行与“光明日报号”飞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