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乌龙指后遗症:全年利润大部分当罚金

09.12.2013  18:34
核心提示:光大证券12月7日披露的11月财务数据指出,2013年11月份,光大证券(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实现净利润1.39亿元;今年1至   光大证券12月7日披露的11月财务数据指出,2013年11月份,光大证券(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实现净利润1.39亿元;今年1至11月,光大证券(母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则分别为28.66亿元和6.14亿元。

虽然11月份的高额近利润在上市券商中排行靠前,但是光大证券依然难以乐观,公告中显示,光大证券“8.16”事件之后被罚的5.23亿罚金预计将在年内入账,也即光大证券全年大部分利润将为“8.16”埋单。

今年8月16日,沪指盘中惊天逆转,许多投资者在大盘飙涨时买入股票,但因大盘很快大幅回落而损失惨重。8月30日,证监会对光大证券开出巨额罚单,认定光大证券的异常交易构成内幕交易、信息误导、违反证券公司内控管理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并表示,受损投资者可索赔。

靓丽财报背后仍有罚金阴影

根据光大证券的11月财务数据简报:2013年11月份,光大证券(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实现净利润1.39亿元;今年1至11月,光大证券(母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则分别为28.66亿元和6.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证券 (母公司)1.39亿元的单月净利润,在同行里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招商证券(母公司)的1.95亿元。与10月份净利润仅为762.87万元相比,光大证券(母公司)净利润环比猛增了17.24倍。

不过,虽然11月业绩靓丽,但是光大证券依然需要面临巨额罚单。

此前11月15日,光大证券曾经发表公告指,其于11月14日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当中提到“没收光大证券ETF内幕交易违法所得1307.08万元,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没收光大证券股指期货内幕交易违法所得7414.35万元,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上述两项罚没款共计5.23亿元。

从光大证券前11月的净利润来看,其今年所得的大部分净利润恐怕都要被当做罚金。

光大证券风波不断 再涉IPO造假

不过与5.23亿的罚金相比,在“乌龙指”一事中受伤的股民索赔的巨额赔偿金也是光大证券的烦恼。

上周一,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包巨芬诉光大证券内幕交易责任纠纷一案。这是全国首例散户因券商内幕交易起诉券商的案件。据了解,首位起诉散户索赔9341.87元,开庭时间待定。而此前,也有律师分析,光大证券可能会面临150亿索赔和涉诉金额。

而令人担忧的是,光大证券在11月末,还接到了另一张罚单。

11月22日晚,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11月22日公司收到《事先告知书》,因公司在核查天丰节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材料以及进行财务自查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导致2013年3月27日出具的《发行保荐书》和2013年3月28日出具的《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财务报告专项检查的自查报告财务核查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证监会拟决定对光大证券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215万元,并处以430万元罚款。

而此前,光大证券由于“8.16”事件阴影,已经无形中接到了一张“罚单”。

11月16日,光大证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批复到期失效”的公告,称光大证券自取得证监会核准非公开发行股票批复之后,未能在6个月的有效期内完成本次非公开发行,批复已自动失效,增发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