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先锋︱药学院党委:以“党建强”促“发展强”
作为全省先进党组织,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实际行动“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立于1959年,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最早成立的药学院(系),是我国第一个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988年),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部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中药饮片炮制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省部共建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中药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药学院教学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院教师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2017年,中药药理系教师曾南被选为十九大党代表;2018年,院党委书记刘世云获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党务工作者;2019年,药学院党委获得四川省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药学院分工会荣获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模范小家称号,党支部书记章津铭获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称号,实现了党建与发展互促的良好效果。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最重要、最根本的经验,就是药学院党委牢牢把握以“党建强”促“发展强”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以及监督保障作用,形成了基层党建与学院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始终把组织力作为 引领基层党组织航向的“定盘星” ,实现思想引领与队伍建设合拍共鸣
药学院党委突出党委政治功能,牢牢把握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教师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相结合,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努力培养政治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双料人才,以党员队伍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的发展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内培外引”优化师资结构。近三年,引进海内外人才22人,其中9人进入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攻读博士后。选送访问学者和国外交流人员60余人次,前往世界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访学交流,进一步增强师资队伍力量、提升整体水平。
“双带头人”先锋领跑发展。设立“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示范工作室和党代表工作室,实现“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全覆盖,其中高级职称6人,博士学历6人,4人兼任药学院党委委员、5人兼任教研室主任。通过将“双带头人”培育与一流学科建设相融合,重点突出“双带头人”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各方面的优异成绩与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双一流”建设的领头羊。
师生融合优化组织设置。药学院党委下设14个党支部,其中教工支部8个,研究生学生支部4个,本科学生支部2个。现有党员381名。2018年,结合学科发展实际,组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和中药学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党支部,探索由实验室教师党员和博士生党员的师生融合的党支部设置方式。采用学科专业特色命名教工党支部的方式,理顺教师党支部与药学院各科室、各系所中心之间的关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创新党建增强发展活力。药学院党委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鼓励师生开展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年以来,获党建课题立项6项,党建特色重点项目3项,1个支部入选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示范工作室建设单位,1个支部入选双带头人示范项目,2个支部入选学校样板支部建设单位。
药学院党委与成都医学城(科技园)党工委开展“党建校地合作”,持续办好“三医大讲堂”,培养服务 “三医”产业发展人才,为加快推进成都医学城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与盐源县田湾乡“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开展组织联抓、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治理联抓“七联”行动,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管理学院实施“院际党建合作行动计划”,搭建院际党建共建平台,创建以高水平思想引领、高效能管理服务、高质量学科建设的“三高”党建合作新模式,形成“共建组织、共抓队伍、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凝聚党建工作新合力,打造一流党建、一流学科,实现联建学院高质量发展。
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能力的“试金石”,实现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整体繁荣
学科建设人才辈出。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7年“中药学”被国家确定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近三年,药学院教师员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6项,省部级项目62项,其余厅局级项目100余项,发表SCI学术论文240余篇,授权专利7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15本。其中教工党支部书记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申报专利30余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编教材专著30本,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人次。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药学院实施“医药结合、系统中药、明理致用、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和“一中心两阶段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切入点,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有效促进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相接轨。“中药基础基地班”实施科教融合全程导师制培养,培养中药创新型人才;与太极集团订单培养的“中药学太极班”实施产教融合,培养中药应用型人才。近三年,在药学院党委的引领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参与教师各级科研课题1500余人,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在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等专业竞赛中,获得多次赛事最高奖励。
始终把 履行社会责任 作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发展的“新引擎” ,实现服务地方与助力扶贫出新出彩
近年来,药学院党委致力于科技服务社会,鼓励教师参与国省市有关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中药材保护利用、民族医药中长期发展等方面顶层设计、规划制订过程中。让教师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开展多项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的科研项目,发挥智库作用,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履行社会责任义不容辞。从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出发,履行保存生物多样性的社会责任,建立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全国两所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之一。针对四川5·12特大地震造成自然生态和植被严重破坏的现状开展研究,使灾区生态植被恢复,带动灾区数万户药农增收致富。启动实施了“参附注射液品质控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解决注射剂研制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发并主导推动试点实施了“中药溯源”系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目前,药学院已与太极集团、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荷花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四川新绿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
助力脱贫攻坚贡献力量。药学院教师党员黄立华博士挂职凉山州盐源县(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田湾乡党委副书记,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注入高校力量。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实施“科技扶贫”,服务贫困地区,帮扶指导四川布拖、南江、得荣等老、少、边、穷地区脱贫攻坚,累计建立了川贝母、益母草等GAP基地10个,人工种植面积约20万亩,带动万户药农增收致富。学院倾注技术力量对平武县、西充县、盐源县、大英县、峨边县、岳池县指导大健康产业发展及中药材种植与产业培育,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实效。
致力社会服务传承文化。药学院每年配合举办四川省科技活动周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普及”,西南特色中药资源重点实验室、国家种质资源库、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园等为科普基地,共接待科技部、教育部、四川省委省政府等各级领导和国内外科研院所及中小学师生近8000人次。
激扬使命担当,书写壮丽篇章。大胆探索,维护核心才能坚强基层堡垒,勇于实践,夯实根基才能释放组织活力,不忘初心,争创先锋才能助力社会发展。药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工作始终,聚焦“双一流”建设,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药学力量。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