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领导作为 后有精英美誉

14.01.2014  15:54
核心提示:许多人在潜意识中认为,只有精英人物才能成为领导者。 如果认为领导是精英的专利,那就颠倒了过程和结果的次序。我们看得多是胜

        许多人在潜意识中认为,只有精英人物才能成为领导者。

        如果认为领导是精英的专利,那就颠倒了过程和结果的次序。我们看得多是胜利后的辉煌,而忽视奋斗中的汗水和艰难;我们惊羡的是成功所展示出来的能力,罔顾的是经年累月的学习和积累。这个颠倒的结果是我们习惯于仰视他们,隐隐以为他们都是天生的精英。

        精英们先是在无数个小事情上发挥带头作用,在长期的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形成智慧,然后被人们视为精英的。不做出样儿来,谁会封你精英称号。有如博士,并非天生会写论文。总是先学习做学问,搞研究,写论文,写得好,通过了,才授的博士头衔。

        许多领导者开始不是当权者,是小人物,成功后才被人们认可为伟人。马克思写资本论时,穷得连买烟的钱都没有,得靠恩格斯资助。那时他只是将资本主义作为他学术研究的对象,哪里知道后来被尊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导师。华盛顿同一切其它美国早期移民一样,是个农民,雇了几个人种地。出名是因为领导了1776年的北美独立战争。那场战争打了没几天,参与者不过数千。那规模和惨烈程度放在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微不足道。战争胜利后,十三块殖民地决定立国,他被推为第一任总统。刚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和我们战国时代的一个小国家差不多大小。他没有想不到今人将他誉为开国元勋,在实际上也没享受过国家元首的荣耀。

        常识告诉我们,伟人们在孩提时代也曾蹒跚学步;成功人士的路也是从脚下开始。精英们都经历过从幼稚到成熟、从无知到有知、从生疏到干练的过程。张瑞敏当初接手价值几百万元的青岛洗衣机厂(海尔前身)时也有过犹豫,因为前面派了三任总经理,都没有能够把这个烂摊子改造过来。今天他领导着年销售额几百亿元的海尔坚定地走向世界。王石下海开始时倒腾黄豆,骑自行车、拿蛇皮袋去收款,对方拿银行汇票支付,他浑然不识,引得对方发笑。今天,他经营价值数百亿的资产,是地产业界的龙头老大!即便是国家领导人,当初从基层做起的时候,也不会有今天的眼光、见识、经验、魄力和智慧吧?

        迈克尔·乔丹这样总结他成为球星的过程:“我有9000次没能把球投进篮框,打输过300场球,26次领导我的球队把本应打赢的比赛打输了。我一次又一次地失败,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鲁迅的文学功底深厚,笔锋好生犀利,别人恭维他天份高。他回答说那是他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写作上的结果。

        无数个伟人、领袖反复声称自己是普通人,他们的才能是后天获得的,不是由基因决定的,他们之所以出色,因为他们付出了比凡人更多的努力,并不是一出娘胎就辉煌。不过我们顽固地不愿意相信罢了。

        对伟人的崇拜在文革中曾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我们这个民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这种崇拜,根深蒂固,历久经年,已成为我们的文化心态。在我们看来,领导拥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领导者们是些伟人,甚至是天才,如果能亲眼见到他们,已是我们的福气和荣幸,如能握一下手,更是光彩,要是能拍照,哪怕侧影,也是值得炫耀的。在我们心中,他们眼光的高远,思想的深邃,知识的广博,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他们日理万机的本领,决非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想象,所能企及。

        与崇拜并生的是对自己的鄙夷,鄙夷的结果是没出息。说别人是天才,正可以为自己不努力开脱,为自己的无能遮羞。

        伟人之所以伟大,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因为他们丰富的人生。他们经历过我们曾经经历、将要经历、永远不会经历的事件和情感。读他们有如读历史,读戏剧,读人世间的大书。二是他们的成功揭示了成功的规律,了解他们经历的事件,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能使我们少失败,少走弯路。这些只有在平视或者俯视伟人时,才能做到。

        如果我们今天也学步,哪怕蹒跚,谁能说我们明天一定不会成为精英呢?如果我们今天不学步,明天成不了精英,那倒是一定的。

        我们可以用这句古训来激励自己:“彼,人也;予,亦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我们也能领导。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今天的社会里,机会均等,就看你是不是有心迈出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