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充足价格企稳粮油类微耕机受追捧

03.03.2017  04:38

  编者按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但“备春耕”已成为蜀乡大地上最火热的词语。当前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资销售的旺季,日前本报记者走访农资市场和农村田坎,多方打探最新的市场动态和农民需求。本报从今日起将推出系列报道《农资行情早知道》,打探今年农资行情的新变化,为产业链上的相关方面提供参考。

  □本报记者 樊邦平

  眼下进入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农村田坎的翻地耕地工作也忙个不停,农机需求日渐加大。近日,记者走访了产粮大县和农机生产企业,发现目前的农机市场行情趋于稳定,供应充足。在小散农户占多数的农村市场中,粮油类微耕机受到农民追捧,成为市场销售的主流产品。

  观察微耕机是主流粮油产业用机率高

  “我们用拖拉机带动大型旋耕机耕地,一人一天轻松耕地30余亩,每亩成本120元,效率高成本低,今年种粮肯定能赚钱。”2月23日,在泸县方洞镇三届村,蜀汉天府种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道国告诉记者,今年他计划种植水稻3000亩,借助大型农机耕地,目前他已轻松耕地500亩,进度远远超过了其他种粮大户。

  “但放眼全县,像我这样用大型农机耕地的屈指可数,大多数的种粮户或农民还是选择微耕机,每亩成本150元,一台微耕机一天能耕5亩,其效率是传统耕地方式的2倍多。”刘道国告诉记者,对于小散农民而言,一台微耕机便足以应付几亩田的耕作,所以在当地的农机市场中,微耕机销量最高,也最受农民欢迎。

  “作为产粮大县,泸县的农机需求较大。”泸县农林局农机股长周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当地在使用的3万余台农机中,以粮油生产用的耕整机、拖拉机和旋耕机等为主,其中旋耕机和拖拉机大约有80台,其余的都为微耕机。

  “近年来,粮食规模化经营比重的提高和种粮大户的崛起,推动了当地农机的运用,当地的农机销售以每年2000台的数量递增。”周峰告诉记者,微耕机等小型农机的使用周期只有5-6年,所以当地农机的更新换代也催生了不小的市场需求。

  探市

  竞争激烈农机供应充足价格企稳

  “每年春耕和秋收前都是农机销售的旺季,今年以来全县已成交农机600余台,当前旋耕机零售8-9万元/台,拖拉机零售11万元/台,耕整机3-4千元/台。”2月23日,周峰告诉记者,虽然农机市场需求量大,但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仅泸县,便有农机经销点30余个,销售着省内外10余家农机企业的产品。

  “前几年,农机市场最火爆,企业数量也不多,效益最好。但近年来农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再加上外地企业农机的大量涌入和外地机耕机收队伍的到来,打破了四川农机界的繁荣。”四川省惠农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启告诉记者,往年市场行情最好时,该公司一年曾销售了1万余台农机,但今年以来,该公司仅销售了600余台农机。

  蒋启告诉记者,四川地区的农机市场以粮油类农机为主,小型农机最受市场欢迎,一台汽油动力的168微耕机出厂价1600元/台,零售价2000元/台,对于小散农民来说,购置一台类似的农机毫无压力,反而大型农机的市场需求没有这么好。因为价格昂贵,只有部分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或农机专合社才有能力购买。

  需求旺盛农机市场或迎来第二春

  “虽然当前农机的供应趋于饱和,但农机的需求还有一个增长期。”周峰分析,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奠定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基础,所以农机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现代农业发展催生着巨大的农机市场;目前泸县的农机销售主要以粮油作物类生产为主,经济作物生产和畜禽养殖所需的农机在当地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同时粮油作物生产用的农机也面临着淘汰更新。总的来看,当前的农机市场是一片看好,农机价格以稳为主。

  蒋启告诉记者,农机市场波动受政策影响较大,当前农机环保标准正在调整,很多原有的农机面临着更新换代问题,现在很多农机企业都还在观望最新环保政策出台,待到新标准出台后,未来的农机市场定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日前,记者还从省农业厅获悉,今年我省将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加强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示范县建设,推进50万亩标准化茶叶基地机械化采摘试点,积极争取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革试点,根据产业需要,市场需要和产品需要,调整农机补贴品种范围,力争实现农机总动力4530万千瓦……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政策将对农机消费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