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结伴“偷青” 农户提前一月备粪泼菜

24.02.2016  09:26

  虽然元宵晚上守着菜地两点过才回家休息,但正月十六一早八点过,楚定霞还是早早来到自家菜地。看着散落在自家菜地里的菜叶、被挖的乱七八糟的土豆、菜地中剩着光秃秃的菜头,楚定霞心痛不已。前一天晚上,就是在这块菜地边,楚定霞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青菜被他人摘得七零八落,“你们少摘点。”楚定霞无奈地劝道,来者却回道“一年就偷你这一回,你就不要管了嘛。”

   备粪一个月十五下午全部泼青菜

  对于泸州人熊见平来说,利用闲暇时间,在江边的空地上种点菜,已经成为自己几年以来的习惯。但从去年开始,他发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几乎已经成为菜地的一场“劫难”,“去年的一大片菜地,基本全军覆没了。”

  “偷青”作为一种民间习俗,本是指大年十五晚上,去别人家里偷点青菜,寓意一年好运。但近两年来,一些“偷青”者趁此大肆采摘农户青菜,颇有些现实版的“QQ农场”的感觉。而为了避免自家青菜被他人摘光,农户们也拿出了各自“杀手锏”。

  有了前一年“经验”,今年,提前一月,熊见平开始备粪,满满两桶,全部在十五日下午泼到青菜上。熊见平想,“偷青的人闻到我的菜这么臭,应该不会要吧。”

  但事实上,与周边农户的青菜相比,熊见平的青菜是被偷的最多的农户之一,“被偷了100多颗白菜,占了五分之二。”十六日一早,来到自家菜地,看着凌乱的菜地,熊见平嘀咕着,“没法了。”

  同来查看菜地的李润芳对熊见平分析道,“估计你昨晚没有守到菜地吧。”

   元宵守菜地上演现实版QQ农场

  准确地说,熊见平是也守了自家菜地近3个小时。熊见平说,偷青的人出来的早,他吃过晚饭7点过到达菜地时,已经撞见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青菜从土里“凯旋而归”。“我穿的衣服少,守到10点过就回家了。”熊见平有点郁闷。

  与熊见平一样,虽然李润芳也往自家青菜泼了粪,但她仍不放心,和周边其他农户守至凌晨两点过。李润芳说,即便菜地主人就在旁边,大家也是肆无忌惮。

  “已经不是偷,而是抢了。”谈起元宵晚上“保卫”自家菜地时的情形,李润芳很愤怒。“面包车、皮卡车在马路边停了一排,有人还背着背篼、拿着锄头。”李润芳说,她看着有的“偷青”者将背篓装的顶尖儿,“腰杆都打不直了,”还有人拖着重重的塑料袋时不小心滑到土沟里,掉的青菜散落一地。

  守护自家菜地最辛苦的当属楚定霞。楚定霞有两块菜地相距500m左右,从晚上8点至凌晨两点,每看到有亮光在自家菜地晃动,她就跑到菜地旁边吼道“哎呀,你们少摘一点嘛。”来来回回,她也记不得到底在两块菜地间跑了多少趟了,只觉得一觉醒来,浑身酸痛无比。

  “我跑到那边,这边的棉花白就遭了;守到这边,那边水白菜又遭砍了。”最让楚定霞郁闷的是,无奈之时,她让对方少摘一些,对方却回道“一年就偷你这一回,你就不要管了嘛。”

   习俗能理解 农户呼吁文明偷青

  虽然有人对自己的招呼置若罔闻,但也有人就是好这个习俗。楚定霞说,守着菜地的这段时间,她也听到不少人对同伴、或者是父亲对孩子叮嘱“不要踩坏了其它菜,少摘一点”之类。

  楚定霞说,对于自己和其他农户来说,大年十五偷青的习俗,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最近两年来,这个习俗已经开始变得畸形,大伙儿成群结队,驾车前来,备足工具,气势颇大,本来元宵佳夜,该和家人齐聚一堂,现在却为了两块地的青菜,在外面守了大半夜,她也觉得很不值,却是没有办法。

  “偷青只是意思一下,没得必要大包、小包把我们的菜都偷走撒。”李润芳也表示,有人拿着锄头,背着背篓,已经超越了民俗概念范围的偷青,她们也希望众人在保留民俗的同时,能够文明偷青。在李润芳看来,如果双方都不必大张旗鼓,也不必提防你我,在元宵之夜时,农户能够安心在家中看看晚会,那么,偷青的民俗还是很有意思的。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徐庆 实习生 陈昕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