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均3000余元 四川首批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集中分红

03.02.2015  09:39
  把产地变销地,让社员成股东,“小田小土”上的农民享受到流通环节增值收益——

  这是一座座神奇的“孵化器”:“土老帽”进去一番“梳洗打扮”,出来便是“高大上”,身价直涨,哪怕就在里面歇几天,也由“大路货”变“抢手货”。

  如今,这23个经省委农工委、省财政厅在全国率先发起试点、被称为“生产终点、市场起点”的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正不断神奇地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现场

   11家分红1892万元 入股社员平均多增收23%

  1月29日,罗江建峰养殖专合社已有了过年的热闹。递上股权证,社员武公银从理事长甯秀英手中接过一沓大钞——1年前,他试着入股1万元参与集配中心建设,如今股金已帮他“下崽”3500元。

  分红只是“小财”。“去年禽流感闹得凶时,肉鸡每斤7元,成本却在8.5元以上。”眼看亏得哭,武公银却淡定地把鸡屠宰后放进集配中心冻库,2个月后,贴上合作社“名凤源”品牌,6万多斤鸡让他多赚12万元。

  紧邻的安县森泰养鸡专合社分红大会同日进行。建峰强于自产自销,森泰则成为县内外优质农产品“中转站”。他们全年存售猕猴桃等641吨,通过错季销售净赚166.8万元,户均分红6814元。“31户未入股,据财政投资量化股金,照样分3026元。”好农集团董事长徐宁说。

  不仅是罗江和安县。近日,全省首批11家集配中心迎来分红潮,总额1892万元,户均分得3000余元,高于当地其他农户23%。“去年多家试点社已分红,今春,安岳、富顺、德昌等地也将先后进行。”省委农工委市场信息处处长易飞说,试点就要干一个成一个,把集配中心建成农产品初加工的厂房、储存的库房、农民增收的“金库”。

   探因

  简单的农业生产者难以分享流通收益

  同是资阳,同是水果,同时采收,方式不同,收益却“两重天”———

  雁江果农在田间将蜜橘以每斤0.5元卖给商贩,简单分级包装,价格攀至0.8元;安岳果农却不急于以1.1元地头价出手,分级保鲜至春节,起码卖2元多。

  一个痛失4成收益,一个稳获7成增值,反差背后正是四川农产品流通困境:组织化和农民参与程度低,环节多、费用高。

  发达国家更让人“眼热”——加工量占80%,产值为农业的2-3倍。收获1元农产品后,美国可再创造3.72元产值。

  我省农民大多止步于地头收购,无品牌、无包装、无分级,加工流通环节的丰厚利润落入非农领域。“症结在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方式滞后于市场需要,农民未获市场主体待遇,被挡在收益门外。”罗江县委农工办主任唐万华说。

  如何让农民分享应得收益?2013年4月,省委农工委联合省财政厅下发《意见》,突出农民主体、农民增收,带动农民入社、产品营销、产业增值,以省级专合社为载体,以区域优质农产品为基础,政府扶持、社员参与,试点建设一批具集货、检测、分选、加工、冷藏、配送和信息平台等功能的产地集配中心,加快形成“多渠道、少环节、促增收”流通新格局。

  经严格申报筛选,11家合作社首批启动集配中心建设。当年10月,罗江集配中心率先试运行。

   成效

  农民财产性收益显露 合作社凝聚力大为增强


  目前,23个项目已覆盖17个市州23个县(市、区),惠及60家合作社、社员7367户。“这里是生产终点、市场起点。”罗江县县长曾长江认为,集配中心切入点很准确,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农民因此抱团搞加工、创品牌、闯市场,真正崛起为市场主体。

  销售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首批集配中心冷链库容7410立方米,全年储运3.6万余吨,统购统销60%以上。富顺集配中心统一生产销售“富顺甜橙”,敲开国际市场;安岳、石棉则各自抱团10余家专合社成立联合社,靠集团作战成为当地产销龙头。

  农民逐步掌握主动权。冷贮让蔬菜延长上市30天、水果45天、肉类90天,冷运拓展销售半径300公里以上。“高坪、蓬溪今年借助冷藏车首次进军成都市场;广汉蔬菜远销北上广,底气更足,提价20%,销量依然增至3600吨。”多地受益群众竖起拇指。

  不仅如此,按“民建、民管、民受益”原则,昔日“社员”变“股东”、“供货者”晋升“管理者”,合作意识日益增强。

  “社员眼巴巴盯着,作为理事长,压力更大了。”甯秀英表示,今年要加把劲,把集配中心用活,多增收,多分红。(李淼)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