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对在园5岁儿童语言发展情况监测分析:近半儿童很少在家阅读

31.05.2016  12:48

●成都5岁儿童在细微差异识别(形近字识别)、前阅读技能(翻看图书)两个项目上表现相对突出

●男童在汉字结构的感知与辨别、语言理解能力上好于女童,女童在倾听和遵守指令、图画阅读和口头语言表达上优于男童。

本报讯 (记者 江芸涵)5月30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了《成都市学前教育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首次对成都在园5岁儿童语言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发现,近半家长未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家庭读物,近半儿童很少在家阅读,大多数儿童在家阅读的时间较短。

报告》共分两部分:2015年成都市学前教育发展概况,对在园5岁儿童语言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成都市学前教育处处长林一凡介绍,学前教育发展概况是报告的“规定动作”,而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监测分析属于“自选动作”。2015年11-12月,调查者抽样选取成都165所幼儿园,测评了5405名平均年龄为66.5个月的儿童,观察了165个班级语言教育环境,问卷调查了5204名家长,形成了对在园5岁儿童语言发展情况的监测报告。《报告》公布了幼儿家庭阅读及家长与儿童聊天情况。48.5%的5岁儿童家庭读物少于10本,家庭读物多于20本的儿童占24.9%;近半的家长未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家庭读物,近半的儿童很少在家庭阅读,大多数儿童在家阅读的时间较短。此外,绝大多数家长能够经常与儿童聊天,但仍有少部分家长每周跟儿童聊天次数少,聊天时间较短。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彭俊英副教授建议,家长应积极为儿童提供充足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儿童一起看图书,支持儿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家长应多鼓励儿童与家人交流,创造儿童想说、敢说、喜欢说的家庭氛围,对儿童的语言表达积极回应。”

报告》显示,成都市5岁儿童在细微差异识别(形近字识别)、前阅读技能(翻看图书)两个项目上表现相对突出,得分率分别为72.0%和69.3%。在空间知觉(根据空间指令画图)项目上的得分率最低,为20.7%。

监测还发现,男童和女童在语言发展上有所差异。男童在汉字结构的感知与辨别、语言理解能力上好于女童,女童则在倾听和遵守指令、图画阅读和口头语言表达上优于男童。在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方面,86%的幼儿园班级图书和语言辅助材料合格,教师鼓励儿童交流的合格率为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