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肉”新闻大逆转权威声音要及时

11.07.2015  13:33

□耳东

从6月底到7月初,“僵尸肉”一直处在舆论风暴的中心。就在人人对其喊打之时,近日舆情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逆转。《“僵尸肉”报道是假新闻》的新闻一出,立即把争议推向新高潮。“僵尸肉”到底是否存在,之前言之凿凿的“海关查获”难道都是乌龙?

毫无疑问,一旦“僵尸肉”报道被证实为无中生有或嫁接演绎而来的假新闻,必将成为不光彩的一页。当然,现在还无法断定它就是假新闻。可是,权威声音在哪里?

无论最终结局如何,面对匪夷所思的“僵尸肉”事件,有媒体记者能产生疑问、拿出行动,并勇敢地向发出报道的权威媒体发出质疑,无疑值得赞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人就应多一些质疑。当然,在真相未明之前,质疑只是质疑。

客观讲,这篇质疑文章有理有据、合乎逻辑,整个“僵尸肉”报道疑问多多。更重要的是,从消息来源看,长沙海关和南宁警方都否认存在有关“僵尸肉”的案件。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没有相关案件,在最初“僵尸肉”报道出现时,长沙海关和南宁警方为何失语?即使选择私下和记者沟通、核实,也不至于掀起这么大的舆论风暴。

媒体人可能会犯错,公众也许不够理性,但在长达十多天的时间里,本该发出声音的权威部门选择沉默,这是最令人费解的。事关食品安全这么敏感的问题,官方的失语实在是说不过去,一句“是谁发的稿子,你们就去问谁吧”推卸不了责任。

当然,这篇质疑辟谣的文章同样存在漏洞,用以反驳“僵尸肉”存在的证据,只是各个部门宣传负责人的一致否认,并无其他人证或物证。所以,“僵尸肉”报道是否为假新闻,或者虚假的成分有多少,仍是个未知数。

此时此刻,权威部门的权威声音既不能失语,也不能太迟。还原事实澄清真相,是相关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真相未明之前,反思也好,追责也罢,都为时过早。但愿这一次,权威声音不再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