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谈50年前偶遇焦裕禄 县委书记吃红薯面糊(图)
马纺在接受采访
编者按:
关于焦裕禄的报道,以穆青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传播最广,每一个读完此篇报道的人,都被焦裕禄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50多年前,还是一位年轻记者的马纺去兰考采访,在吃早餐时偶遇焦裕禄。焦裕禄简单而又清苦的早餐,给年轻的马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曾想写出来,但由于自谦“手拙”一直没能完成。但这个微小的细节,半个世纪以来她都无法忘怀。再看看现在,特殊的精美小灶,那些动辄上千上万上十万上百万一席的宴餐,多么华丽,多么奢靡……去年3月,中央发布三公消费禁令,厉行节约从餐桌开始。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焦裕禄的早餐,那是怎样的一份早餐呢!?
阅读提示 “几十年了,还是忘不了‘焦书记的早餐’。”5月7日傍晚6点,在郑州红旗路省委党校家属院里,提起焦裕禄,头发花白的马纺记忆清晰。
时光倒退51个春秋,马纺还是位年轻姑娘,那时在团省委一份杂志社工作的她,曾赴兰考与焦裕禄在早餐时有一面之缘。她没想到,这顿早餐的画面在之后半个世纪中,仍不时浮现在脑海里,多次提笔记录又担忧“手拙”未敢发表。
这是一顿什么样的早餐,为何会让马纺在80岁高龄时仍放不下?大河报记者与马纺面对面,打捞这段回忆。
赴兰考采访,餐厅“偶遇”焦书记一面之缘
“日期记不清了,大约是在1963年10月……”80岁的马纺坐在沙发上,没等记者问,便主动打开话匣子,语速缓慢,揭开尘封半个世纪的画面。
那时,她所在的团省委杂志《河南青年》正面向农村青年,开展“如何修理地球”的讨论。这场讨论基于的时代背景是,农村青年大都不安于在家务农,羡慕城市生活,在被问起“现在干什么工作”时,回答往往是带有些许自嘲、无奈意味的“修理地球”。因此,马纺被派去兰考组织当地青年来讨论,听听兰考青年的心声。
马纺回忆,当时兰考是个穷县,逃荒要饭出了名的地方,焦裕禄来到兰考后,先把阻止群众外出逃荒要饭的“劝阻办”的牌子摘掉,不但不阻止还送群众出去,后来还叫群众有组织地出去,但这不是逃荒要饭,而是凭劳动能力生产技能讨生活,会烧窑的就去帮人家烧砖烧瓦,愿意下煤矿的就介绍你去挖煤,没技术的就上山砸石子,愿意留下来的就治沙、治碱、治水除三害。渐渐地,当地小青年开始转变,由被动地“修理地球”变为主动地、想方设法“修理”地球上这一小片地方。
当年,马纺到兰考时天色已晚,由于兰考团县委没有自己的招待所和客房,马纺和同事绍卿被安排在县委招待所,用餐的地方是在县委大食堂旁边为客人另辟的一间房,房间与食堂操作间隔窗相望,操作间里的一举一动都一目了然,说话也能听得很清楚。
第二天吃早饭时,马纺刚落座,就看见操作间来了一位领导干部模样的人。“高高的个头,乌黑的头发,清俊的脸上有一双大眼睛,披着一件深蓝色外衣。”马纺根据记忆描绘着,然后边演示刷碗动作边说,他走到食堂操作间,从墙壁上一个洞眼里拿出一只粗白瓷碗、一双筷子和调羹,在水龙头下冲洗了一下碗筷,递给厨房师傅。
此时,接待的同志正从食堂端菜端饭,这位领导干部便询问道:“有客人吗?是哪儿来的客人?”那位同志回答:“团省委的两位同志来调查青年团的工作情况,还要组织专题讨论。”听后,这位领导同志说:“不管是上级来的还是外地来的,到了我们这里都是客,他们都是来帮助我们工作的。虽然我们兰考现在还很穷,也一定尽量让客人吃饱吃好。”
这一番话,让马纺心里一阵温暖,只是她还不知道,眼前这位就是兰考的县委书记焦裕禄。
一顿早餐
那碗红薯面糊,让她咽不下白面馍
马纺说,接下来的早餐,她吃得“不得劲”,不是因为饭菜不好吃不下,而是看到焦裕禄吃的早饭后,自己吃不下。马纺在后来写的《焦书记的早餐》的日记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摘录)——
热腾腾饭菜已摆满桌:有醋熘绿豆芽、白菜熬豆腐、香喷喷的葱花炒鸡蛋、金黄金黄的油条,也有白面馒头和绿豆稀饭。在那个困难的年月这顿早餐够丰盛的。
我们注意到操作间里大师傅从一个陶罐里挖了两调羹面粉在那只粗白瓷碗里,又加上些温水调匀了,又去炉灶上提了一壶开水冲到碗里,随手挖一调羹红糖搅和几下放在领导同志面前。
“老张同志,客人的饭菜齐了?”大师傅说:“都上齐了。”
过了好一会儿大师傅才说:“焦书记,你身体不好工作又累,见天早饭就这一碗红薯面糊,俺心里……不得劲。”
“这就很不错了,又香又甜。”书记说。
绍卿同志小声对我说:“这位县领导就是焦裕禄书记啊,我刚才听见大师傅喊他焦书记。”
焦书记吃着吃着突然停了下来,只见他用筷子顶住肝部。大师傅见状连忙走过来问:“焦书记,汤是不是太热了,看你头上汗直往下流。”
焦书记摇摇头没说话。
“是肝部又疼了吧。”大师傅关心地问。接着又说:“焦书记你啥都好,就是不听劝这一点不好。听人家说肝病需要高糖高蛋白,这一碗红薯面糊能有多少营养?我说给你加个鸡蛋你不要;想去医院给你开点葡萄糖粉你不准。”
焦书记说:“老张师傅啊,你知道咱县寨子大队的群众吃的什么吗?干粮是要饭要来的干馍头和杂面饼子,汤是清水煮干红薯叶。我的这碗红薯面糊还有红糖,比起他们强多啦。”
看看焦书记的早餐,再看看我们餐桌上的客饭;听听焦书记交代伙食管理员的话,也听见了焦书记和大师傅的对话,我们真是难为情。我看见绍卿同志两眼直勾勾地望着操作间,白面馒头在嘴里翻转。我们似乎是觉得不该吃这么好的早餐。
一会儿工夫,我抬头看见焦书记吃完了红薯面糊糊,还把粘在碗上的用调羹刮了又刮,直到刮得干干净净才舍得放在水龙头下冲洗。然后仍旧放回那墙壁上的洞眼儿里。
焦书记走出饭堂的操作间,我们也放下碗来到操作间,看着焦书记的背影。
我又问:“他早餐就这一碗红薯面糊,那他中午吃什么?”
大师傅说他中午不在这儿吃,他十天有八天在基层,在群众家里吃,按照国家规定在群众家吃饭交粮票和钱。碰到什么吃什么;有时候两块蒸红薯就是一顿饭;有的受灾严重没啥吃,也只有含着泪将要饭要来的干馍头送到他手上。要在治水治沙的工地上赶不上去群众家里吃饭,就坐在工地上嚼几块从自己家带的苞谷面饼子,那也是一顿饭……大师傅说到这里哽咽着,背过脸掉下泪珠子。
一篇文章半个世纪修改四次,却一直没敢发表
从兰考回来,马纺向身边同事分享了这次亲眼见闻,并在日记本上简单地写了篇随笔。后来,焦裕禄因病逝世,同事们鼓励她写一篇文章。马纺开始尝试着写《焦书记的早餐》,但她只是动了笔但没写。
原因是穆青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已经发表,在天南海北广泛传播,人们被焦裕禄的事迹深深感动,学习焦裕禄精神迎来高潮。“这篇大块头文章一发,我也就不敢写了,怕写得不好,写歪了怎么办?”马纺不停说自己“手拙”,后来这篇文稿也在生活变动中遗失。
直到1991年从单位离休,马纺还是忘不了“焦书记的早餐”,再次提笔。“老是放不下,脑海里总是记得这件事,虽然时间、当时接待的兰考县团委同志的名字都记不得了,但焦书记刷碗的动作仍历历在目,厨房师傅的话还言犹在耳。”马纺说。
为何仅仅一顿早餐却难以忘怀?马纺向记者解释,印象深是因为“反差大”。看到焦裕禄的早餐,她当时就联想到1959年冬天,去豫西一个工厂采访见识过的小灶食堂,一人一灶,山西人爱吃饸饹,炊事员便给他一个人做饸饹;东北人爱吃饺子就给他一个人包饺子;上海人有自己的炊事员。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吃完饭自有炊工来刷洗。
讲述到当时焦书记吃的早餐场景,马纺将食指放在脸颊处,来回打着圈,“当时听师傅介绍完焦裕禄的吃饭情况后,我们口里的白面馍一直来回翻腾,就是咽不下去,吃着心里有愧啊!”
说到这里,马纺突然将脸庞朝着记者询问:“红薯面糊肯定不能算小灶,你说焦书记的早餐该算是什么灶?”看到记者一时说不出,她接过话头笑着说:“我到现在,都还找不来该叫啥灶咧!”
这次文章写完,马纺还是没敢发表,前几年编写一本回忆录,她本打算将这篇文章收录其中,可还是在书籍出版前拿掉了。“总是放不下,可又害怕拿不出手。”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焦书记的早餐”又开始在马纺脑海浮现,她再次修改并拿给家里的晚辈看,这已是第四稿。马纺说:“我今年80岁了,每每看到焦裕禄的故事还是感触很深,对现在这个时代来说,我觉得学习焦裕禄的精神还没落伍。”-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