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创新健康扶贫模式 破解贫困户因病返贫难题
编者按: 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返贫的占42%。日前,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七大行动之一,要求着力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返贫。3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会议部署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为实现“十三五”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良好开局,确定今年健康扶贫重点任务。
各省明确健康扶贫目标
随着中央对扶贫工作的密集部署,各地党委政府纷纷把健康扶贫列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并明确了具体目标。辽宁省在今年一月发布的《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要对贫困人口实行倾斜。同样有此举措的还有黑龙江、山东、山西等地。其中山东明确表明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减半最高支付50万;山西则要求提高贫困人群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
除上述省份外,内蒙古、河北、贵州、河南、安徽、吉林等地区都将对贫困人口实行“两提高、两降低”倾斜政策,即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门诊报销水平,提高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增长幅度不低于5个百分点;降低病残儿童、重度残疾人以及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个人实际支出。其中,安徽省承诺到2018年底,通过实施健康脱贫工程脱贫9000人,其中2015年脱贫2000人,2016年脱贫2000人,2017年脱贫2500人,2018年脱贫2500人。
多省创新健康扶贫模式
在不断加强健康扶贫各项基本救助措施之外,各省市自治区对症下药探索出不少新的扶贫模式。例如,地处西北的甘肃和新疆两省对贫困人口开展“上门签约服务”,甘肃临洮县去年共成立“4+1”服务队51个,进村入户开展签约服务112次,签约农户29860户。辽宁、黑龙江、山西等省为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卫生支援力度,纷纷实行“一对一”、“组团式”帮扶,支持贫困地区医院的建设工作。作为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把健康扶贫被纳入重点实施“五个一批”的帮扶措施中。重庆市则通过落实政策性、普惠性、补充性、救助性、兜底性共计“五重保障”破解贫困户因病致贫返贫难题。
一些相对发达省份也因地制宜开出了健康扶贫药方。例如,天津市下发了《安康市“天使健康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天使健康扶贫行动”,通过发挥医务人员的专业特长,努力缓解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湖北提出到2019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参合医疗保障扶贫对象新农合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较2015年提高20%,为此,将大力推进信息交换和新农合、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新修订的《广州市医疗救助办法》在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定义,即一个家庭强制性医疗支出,大于或者超过家庭一般消费的40%,就被认为出现了医疗灾难性支出,对因病致贫人员医疗救助条件进行了调整。3月23日,广州医疗救助公众号上线,市民可通过线上求助。记者仝宗莉 实习生陈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