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11月24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2019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及民政厅、生态环境厅、文化和旅游厅、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六个单位的审计整改情况专项报告,并将对六个单位开展审计整改满意度测评。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近半年来,各部门认真对照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逐条明确举措,逐一抓好落实,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完善整改机制,积极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省政府:措施有力 整改有效
7月以来,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审计委员会关于加强审计整改的安排部署,认真对照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逐条明确举措,逐一抓好落实。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整改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省政府办公厅还将印发加强审计整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求、落实举措。
健全整改机制,增强了整改合力。省政府按照加强省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要求,积极组织相关部门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跟踪监督、现场督查和满意度测评等工作。
审计厅坚持发现问题与推动整改并重,修订审计执行督查办法,定期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及时公开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被审计单位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不断健全整改机制。
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等20多个部门(单位)分别通过召开党组会议、成立领导小组等具体安排整改工作,省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强化对本行业本系统整改工作的督促指导,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协同推进“问题清零行动”,增强了整改合力。
省政府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单位将整改工作与建章立制、风险防控、加强管理紧密结合,提升整改效能。认真采纳审计意见建议,今年以来,省政府负责同志先后就审计要情、报告等作出批示43件次。省政府制定《关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全省国资监管大格局协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四川省教育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等,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针对市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不规范问题,起草了《四川省市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被纳入今年省委党内法规制定计划。有关部门(单位)依据审计结果进一步加强问题查处和追责问责,逐步规范权力运行,有效提升了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省政府收缴或追回财政资金10.66亿元,盘活闲置或存量资金116.54亿元,采取调整账务等其他方式整改245.21亿元,加快实施项目1729个,已建立或正在修订完善制度105项……截至10月底,对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问题,大多数已得到有效整改。
民政厅:完善“收支两条线”
在2019年,民政厅机关将收到的利息收入9.53万元直接作为机关其他收入未按规定上缴国库、民政干校、老年大学收到学员住宿费、学费共16.26万元,账列应缴专户款未及时上缴财政专户。
审计中查出上述问题后,民政厅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的规定,编制年初部门预算时,非税收入按照预估金额编入,年末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省财政厅预算调剂管理的规定进行调整,确保全年非税收入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并执行财政厅有关年末预算管理事项的安排部署,按照时间节点加强下属单位应办理事项审核,认真核实各单位应清缴事项,及时组织缴解入库,完善应缴财政收入“收支两条线”。
据报告,民政厅机关已于2020年7月17日将2019年利息收入9.53万元缴入国库,民政干校款项于2020年4月2日上缴财政专户、老年大学款项于2020年5月7日上缴财政专户。
生态环境厅:优化“专项资金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综合性工作,覆盖面广,根据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和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要求,中央设立了大气、水、土壤、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各类型资金支持范围不同、用途不同。我省贯彻国家要求,也设立了这些类别的资金。
今年,生态环境厅已经将审计意见中针对“专项资金清理整合不到位”反馈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下一步还将认真研究,争取对小、散专项资金进行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更好发挥专项资金效益。
据悉,生态环境厅正在会同相关厅局研究修订《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资金分配方式将会从因素法改为项目法,届时将解决因素不齐和办法有效期、资金实施期限、申报条件、具体补助对象、绩效管理等问题。
文化和旅游厅: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
针对关于审计中“预算安排未优先考虑非财政拨款收入导致自有资金结余较大”的问题,文化和旅游厅已基本整改完成。其中,四川博物院对本单位的事业基金和上年结转结余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将漏编入部门预算的“事业基金”146.11万元纳入综合预算管理,调整用于“省博物馆免费开放运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全面清理“事业基金”和“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
文化和旅游厅将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将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规范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各项收入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盘活存量资金和加强结余结转管理规定。加大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力度,财政存量资金及时缴回省财政;非财政资金沉淀优先编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使用。不定期对存量资金清理情况进行抽查督促。
同时,强化上年结转与当年度预算安排的统筹,严格按规定审核项目结转,对符合结转规定的上年结转项目,资金按规定结转后,相应减少当年预算安排,避免一边结转大量资金,一边继续安排预算。
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让保证金有“保证”
审计查出,截至2019年底,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结存704家企业和712个项目订单投标保证金48153万元、采购中心结存380家企业2016年及以前缴纳的投标保证金659万元、交易中心机关实施的项目有12万元、交易中心及采购中心结存735家企业履约保证金10960万元,因各种客观原因无法及时清退。
为及时解决上述问题,让保证金更规范有“保证”,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集中开展保证金清理工作。在4月及7月,先后两次采取发布保证金清退公告、电话通知等方式集中开展保证金清理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截至10月底,已清退存量投标保证金46884万元。因招标人或代理机构未发起退款指令尚余96家涉及57个项目投标保证金1269万元。
健全保证金管理长效机制。根据保证金管理系统每月提交的未退保证金清单,及时发布公告并电话通知代理机构和业主单位;修改现有的交易入场规则,进入交易中心的项目招标人(代理机构)与交易中心签订协议,同意交易中心对超过一定期限的投标保证金,依法有权主动发起退还至投标人原账户。
严格执行质保金退付。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机关实施的项目12万元质保金已按合同规定退付5.967万元,其余金额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按期退付。
督促相关主体办理投标和履约保证金退付手续。省政府采购中心积极通过发布公告、电话通知等方式催促供应商尽快办理投标和履约保证金退付手续。截至10月,共退付71家企业1,092万元履约保证金,因供应商未提供《质量验收合格证明书》尚余678家9,868万元履约保证金。退付18家企业42.8万元投标保证金,尚余362家企业616.87万元投标保证金。目前,正在组织人员对信息不详的项目清理,找出所有供应商和采购人进行催退提醒,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清退工作。
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完善制度堵漏洞
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坚持“改掉存量问题与构建长效机制”并重的原则,抓紧推进整改,通过完善制度堵漏洞。
修订《省级供销综合改革及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资金分配指标体系,严控自由裁量权;规范资金分配工作流程,强化集体决策机制;明确资金支持对象,严控申报主体资格;优化资金使用方向,避免资金分配“小散”,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通过修订完善制度,对标资金管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细化业务流程,强化管理措施,着力提升供销社管理使用财政资金、实施项目建设的能力水平,构筑了保障专项资金安全的“防火墙”。
通过整改,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已收回问题资金6986.5万元,占应收回资金总量的82.82%;督促地方重新清理认定项目22个。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改促管 以改强管 以改结合
结合审计厅审计调查查出的问题,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问题整改为契机,“以改促管、以改强管、改防结合”,将问题整改作为防范重大风险的重要举措。
通过制定出台《四川农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一手抓整改、一手抓风控;加强系统上下联动,协同推进问题整改。以抓“五落实”推进整改,做到“问题归属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效果落实”;建立整改台账,持续跟踪进度。对审计厅整改函反映的7类问题及21个市州审计局出具的审计调查报告进行全面梳理,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并下发《关于对省审计厅审计调查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督促全面整改。
审计调查查出的7类、28个问题,涉及金额130.23亿元,截至目前,已整改9个、部分整改19个、已整改金额98.57亿元、占比75.7%。
通过整改,四川农信系统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成效逐步显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