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至4日,我们11位全国、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应邀列席了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全省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会议。我再次走进法院,近距离观摩和感受了全省法院工作,感到特别高兴,也感到大开了眼界。
此次会议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效率、务实。
首先,此次会议不仅是全国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推介会、“两个一流”工作的表彰会,而且是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的演示会、全省法院监督联络工作的通报会、全省法院“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会和全省法院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的部署会等。“务实”则体现在不仅议程安排非常紧凑,而且形式生动、新颖、实用。
8月4日上午,在四川高院大审判庭举行的一场以PPT+现场连线演示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情况的“特殊考试”中,来自全省22个中院院长逐次上台,四川高院院长王海萍现场逐一精确、专业地发问……这样新颖的形式和令人目不暇接的“大数据”、“云端”等互联网新概念,加之大屏幕滚动显示着数据、图表、视频等,确实让在座的代表委员耳目一新,大开了眼界。
“考场”内虽气氛较为紧张,但中院院长们在其各限时6分钟的即时演示和高院院长的发问中,沉着介绍和应答了其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和创新点。
我听到省人大常委会的一位部门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看来这些中院院长来之前即已功课做足,否则难以做到这样数据、图表、视频和涉及淘宝司法拍卖、质效考核、数字审委会运行等方方面面工作的随机抽查的统一。”
我想,这些中院院长们如果事先没有做足材料介绍和PPT的事先准备工作,如果没有平常坚持用“互联网+”的思维整合线上诉讼服务和打造“一端、两微、三网、四公开”的“1234”终端服务,如果平常没有坚持用整合的APP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来搞好网上诉讼服务,不仅很难实现此次信息化“特殊考试”中的说与做、问与答的统一,亦很难在解决联系群众的“最后0.5公里”的问题上,能够真正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送到群众的“心”中去。加之平常我了解到近几年来四川高院一直在积极运作的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庭审直播网、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等改革举措,我认为皆可看成是全省各级法院在为即将到来的司法改革在认真做着充分准备。
四川各级法院在为即将到来的司法改革做充分准备。众所周知,目前四川省作为全国第三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已确定成都、乐山、巴中三地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为此,王海萍在此次全省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全省各级法院要认真贯彻中央、最高人民法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有序地推进改革。据了解,目前四川省法院改革试点方案已制定完善并上报审议,待审批同意后即可启动实施。而与之相应的四川全省的司法责任制落实工作、法官员额制改革工作、立案登记制改革工作等,亦正在积极地稳妥推进。
正因如此,我深信:随着全省法院公平公正司法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全省法院冤假错案防范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及全省法院的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全省法院在为全省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方面,必将发挥愈来愈好的作用。
注:作者系四川省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省人大计划预算审查监督代表联络员、省人大立法咨询专家库成员,并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四川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法学会、中国环科学会会员,近年还担负了有关参政党中央在人大协商民主方面的科研课题任务,并在数十家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政治法学综合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