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飞进攀枝花 农家乐里吃特色

16.01.2014  21:53

  

  消费者农家乐就餐

  农家乐餐饮消费一般集中在节假日和周末,平常消费大多比较冷清,但记者日前走访本地农家乐了解到,从11月开始,随着入攀过冬的外地老人增多,具有住宿接待能力的农家乐,不但周末生意好,平常餐饮消费也有了较大提升。

  相比之下,那些没有住宿接待能力的农家乐,其平常的餐饮消费则要差一些。

   可住宿农家乐食客多

  “以前我们主要是周末和节假日有餐饮接待,并且以本地来农家乐玩耍的客人为主,平常周一到周五基本都没什么客人,偶尔只有两三桌来耍的散客,但是,从11月份开始,由于很多外地老人来攀枝花过冬,长期住在农家乐,所以我们平常餐饮消费也有了比较固定的客人。”12月5日,当记者问及近段时间的餐饮消费情况时,西区一家农家乐负责人游先生对记者说。

  据游先生介绍,他所经营的农家乐一共住了9位从成都周边来攀枝花过冬的老人,加上本地周边的客人,现在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和晚上可以坐到5至10桌客人,和10月份相比,上座率明显提升。

  记者走访发现,与游先生这类提供住宿的农家乐相比,一些不能满足住宿要求的农家乐,其平常餐饮接待要冷清许多。东区金沙江大道一农家乐负责人陈女士告诉记者:“我们主要是周末和节假日才有就餐的客人,平常基本都没有什么生意,上个月有很多外地到攀枝花过冬的老人打电话来预约住宿和就餐,但由于我们没地方住宿,就推荐到其它可以住宿的农家乐了,所以,平常餐饮消费肯定赶不上可以住宿的农家乐。”

  记者在一些农家乐看到,钓鱼、晒太阳、玩棋牌、爬山、散步、读书看报、健身等,成为在农家乐过冬老人的主要活动内容,也有的老人相约到市区逛街、购物等。

  据市旅游协会农家乐行业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有住宿接待能力的农家乐周一至周五上座率增加约四成。另据了解,目前,我市农家乐接待的外地入攀过冬老人餐饮和住宿人均消费每人每月大致在1500元左右。

   调整菜品满足众口味

  据了解,为了满足外地老人的就餐需求,多家农家乐在菜品口味、口感和菜品种类上进行了调整,以适合老年人的饮食需求。

  菜品荤素搭配、口味偏清淡、麻辣味轻、油轻,成为农家乐餐饮针对外地老人菜品调整的主要方向。仁和一农家乐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这些老人,我们推出了专门的菜谱,每天根据就餐人数不同有不同数量的荤素菜品,菜品主要以家常菜为主,常见的菜品有红烧豆腐、青椒肉丝、山药炖土鸡、炒素菜、炖猪蹄等等。”该负责人表示,这些老人在饮食上不怎么挑剔,口味需求不像年轻人那么重,所以做法上除了炒、拌以外,清炖类、汤类菜品占了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菜品口感较软、嫩,注重营养养生等也是农家乐针对外地老人在菜品上需要特别考虑的。“老人牙口比不上年轻人,所以我们米饭一般蒸得比较软,炖菜时间要稍微长一些,比如炖猪蹄、炖排骨等菜肴,常常要达到骨肉分离的程度。”仁和一农家乐负责人表示,为了在菜品上尽量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他们还在烹制过程中要求少添加鸡精味精等添加剂,针对一些“三高”老人,他们还可以根据客人的需求来做。

   提升硬件吸引外地客

  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更多外地客人到攀枝花过冬,增加餐饮消费,不少农家乐目前正在装修住宿房间,有的还根据一些老人的需求增加安装健身设施。

  业内人士认为,农家乐餐饮应该抓住我市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有利时机,努力提升餐饮消费的软硬环境,提升住宿的容纳量,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吸引和带动更多的消费者到农家乐就餐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