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式养老 每年上万老人飞西昌

07.05.2014  13:07

  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不仅有人照顾,也互相作个伴。

  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享受足部保健。

  西昌邛海国际老年社区。

四川力争2015年形成“9073”养老格局,90%老人实现居家养老

作为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居家养老模式的前提是老人“住在自家的房子里”,由机构为其提供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社会化服务。相对于养老院,居家养老也更能够被老年人所接受。到2015年,我省力争形成“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通过自我照料和社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组织提供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实现社区照料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机构实现集中养老。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王浩野)4月23日上午,从成都到西昌旅游的吴淑明,在西昌海门渔村小区预订了一个套间。“我准备下半年来住几个月。”今年67岁的吴淑明说,从2007年开始,她和丈夫基本上每年都在攀西地区过冬,前两年是在攀枝花,这两年在西昌,看到广告后,决定今年到这里试试。

吴淑明老人的选择,正是四川近年居家养老的一种新方式。因为随着季节改变住处,他们也有了一个新潮的称呼:“候鸟”老人。

2008年1月29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10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国首次专门针对居家养老服务出台的具体政策。6年过去了,四川的居家养老的服务形式主要分为了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今年初,四川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求,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按照规划和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从政策方面明确了对养老机构、养老设施的重视。未来几年,我省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将越来越密集。

候鸟养老

私人定制”旅游养老

每月两千多元预订依然火爆

靠近邛海湿地的西昌海门渔村,是当地新建的居民安置小区,这段时间,小区业主们正忙着装修。4月23日,小区内靠近公路边的3栋楼已基本装修完毕,外墙上,挂上了邛海国际老年社区的大幅招牌。西昌冬春季节灿烂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每年都会吸引上万名外地老人来这里过冬养老,他们被称为“候鸟”老人,邛海国际老年社区,也是西昌打造“候鸟式”养老的首次尝试。

攀西地区冬春季节阳光灿烂,平均温度在20度左右,独特的温暖气候,吸引了不少像吴淑明这样的外地老人来过冬,他们被称为“候鸟”老人。

老人们大多数来自成都、重庆、绵阳等地,他们选择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来西昌住上小半年,以避开四川盆地冬季的阴冷天气。据当地旅游局不完全统计,每年到攀西地区过冬的“候鸟”老人群体,在2万至3万人,其中到西昌的超过1万人,有的老人甚至一直住到夏天也不愿意离开。

人多了,问题随之而来。“候鸟”老人在攀西地区过冬时,由于当地没有专门的老年公寓或度假村等,他们基本上是住在农家乐中,环境和设施相对较差,老人们不是很满意。从去年开始,西昌市政府开始关注这些养老人群,考虑试点“候鸟式”商业养老模式,决定成立邛海国际老年社区。

邛海国际老年社区负责人何维克向记者介绍说,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社区设置了老年公寓、爱心诊所、活动中心、老年超市、营养餐厅、快乐书吧、关爱陪护等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项目,总面积1万多平米,可提供床位600多个。按照西昌市政府的规划,该社区的养老模式,与传统养老模式有较大区别。

我们最大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养老形式和服务上。”何维克说,社区根据外地来西昌老年人多的特点,社区推出了“医养结合”加“候鸟式”的养老模式。两种模式,根据不同人群进行“私人订制”。

邛海国际老年社区准备在今年8月30日开业,目前600多个床位已经有320多人预订。何维克说,社区拟定的收费标准是,不含生活费约为1500元每人每月,如果加上吃饭的费用,大概是2000元每人每月。他为老人算了一笔账:假如每个月社区生活住宿费为2000元,加上500至1000元的其他开销,一名老人一个月花费大约在2500元至3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