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村道路村民奔富路
恩阳区渔溪镇凤鸣村幅员3.2平方公里,辖5社290户1067人,距恩阳城区30余公里。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村庄曾是恩阳区的落后村,而今,通过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该村已逐渐脱去贫困帽子。
毛坯路挡住脱贫步
走进凤鸣村,平坦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田间地头刚出土的川明参长势正旺,村里随处可见新修的砖房,村支部书记熊维勇告诉记者,这些变化是他1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
“毛坯路让我们村吃了不少的苦头!”说起往昔,老熊记忆犹新。那时村道路全是泥巴路,晴天还能凑合,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遇上大雨,路被彻底冲毁,车辆根本无法通行。2012年以前,村民赶场全靠走。“路没修之前,老百姓买卖东西全靠肩挑背磨,很是辛苦。”熊维勇向记者讲起村民赵术生的事:2012年,赵术生打算卖掉自家养的一头猪,可是收猪的车不愿意进村,村里有体力的人又大多在外务工,他找不到人帮忙抬猪,只好继续养着。到了2013年1月,猪儿足足有400斤重。“那时候生猪价是每公斤13块多,老赵卖了2700元,但光请人抬猪就用去300多元。”熊维勇说,路不通,村里人想脱贫都迈不开步子,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铆足干劲修好路
2011年,凤鸣村被恩阳区纳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规划,于2013年正式实施。申请到该项目后,凤鸣村得到政府扶贫资金100万元,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硬化5.2公里的村社道路得花160万,政府出一部分,村民还需自筹一部分。“干部上门动员,大多数人都积极支持,但也碰过一些钉子”。熊维勇说,有位何姓村民当初修毛坯路时就不支持建设,这回修水泥路,他嫌路没修到他家,也不打算出钱出力。“周围邻里抱怨,我们干部也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他还是出了钱”。
人心齐,泰山移。“老百姓修路的热情特别高。”熊维勇回想起当时,一个社100多人,上至82岁的老人,下至20出头的少年,在家的基本都出动了。2014年4月,一条彩带般的水泥路镶嵌在了大山深处。
路修好后,村里改变了无砖房的历史,新修砖房17户;有了3辆农村公交,“步行进城”变为“村口坐车”。“现在路好了,还有20户原本在渔溪街道订了房子的还打算返村修房。”老熊笑呵呵地说。
水泥路接起致富梦
路通产业兴。从2012年起,凤鸣村开始大量种植川明参,2013年9月,村里又发展起银杏产业,村上规划连片栽植,分户管理,并与柳林镇红色银杏产业园合作,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银杏叶不愁销路。
路没修之前,凤鸣村约有280人在外务工,路修好之后,已有50多人返乡创业,赵传涛就是其中之一。他发展的养牛业,目前养了40多头牛。
“以前,村里的人均纯收入是2800元/年,现在至少也有5000元,贫困人口由之前的116人降到41人”,熊维勇说,“我相信村里的‘钱’景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