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乱象之个人信息泄露 消费者应注意个人隐私

20.06.2014  17:21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20日消息 “先生,您好,请问最近有在城南购房的打算吗?”,“张姐啊,你新买的房子考虑装修了吗?”……最近几年,相信很多市民都经常会接到这样的陌生电话,有推销卖房的、卖商铺的、卖写字楼的。还有的则是才买了商品房,连房子都还没交,就接到了各家装修公司打来的电话。

  成都市民张先生最近才在城南大源片区购买了一套小户型,估计年底才交房,但是最近打电话前来“关心”装修业务的公司却越来越多。这让张先生感到很烦心, 张先生说道:“我的房子还没交房,以后自己去住还是出租都没想好。但是一般都是上班的时候,不晓得为什么哪有那么多电话打进来。他都晓得我要装修房子,而且也打得比较多。你想嘛,有时候又是在开会或者干嘛,不方便。特别是有时候中午午休的时候也在打,烦得很。

  明明没有考虑过买房,也没有和任何装修公司联系过,为什么这些人那么清楚自己的个人信息呢?据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楼盘的售楼处将客户的个人信息当成商品,以每条3到5元不等的标价卖给第三方代理公司或者装修公司。

  在一家装修公司工作的李先生向记者透露,在地产圈,客户信息明码标价出售情况很普遍,多数都是售楼处工作人员私下所为。

  李先生告诉记者: “我是今年年初刚到的装修公司,受公司老总的指派,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穿梭于市内不同的住宅小区,找到小区售楼处的工作人员,然后再想方设法购买小区内所有业主的通信资料。

  李先生说,公司每月都会规定任务,买到这些业主信息后,他就会打电话询问对方是否装修,这样,才能完成每个月的保底任务量,如果完不成任务,就要被扣钱。沉重的业绩压力让他如坐针毡,有时每天要打上百个电话,而收获却寥寥可数。

  据圈内人士介绍,为掌握更多商机,售楼处会将客户资料重复卖给不同的装修公司,而部分购买了整个楼盘业主资料的公司,还会将一部分资料转卖给其他公司。“击鼓传花”就这样开始了。市民经常接到各种推销电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此律师表示,不论个人或是单位,凡窃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四种证件要谨慎保管,包括身份证、社会保障卡、护照、户口簿等。对于个人的身份证的复印材料要特别慎重。身份证复印件在使用时,一定要在上面注明用途。

  四川台记者漆江报道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四川广播电台新闻频率: FM 98.1 FM 106.1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