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障管理办法出台 养老保障业务经营设门槛

27.08.2015  16:27
核心提示:昨日,保监会发布了《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开展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应

昨日,保监会发布了《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开展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两年以上的企业年金业务或保险业务经营经验。另外,规范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业务,也是《管理办法》一个重要看点。

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称,《管理办法》修订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保护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规范市场,又增强活力;既防范风险,又鼓励创新。

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共六章、六十条,主要就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业务经营、投资管理、风险管控、监督管理等方面,明确了经营规范和监管要求。修订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经营门槛;统一要求开展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两年以上的企业年金业务或保险业务经营经验。

同时,建立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资本约束机制。“为强化该业务的养老保障属性,鼓励发展长期业务,将‘短期’业务界定为产品期限在三年以内(含三年)的业务,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合理控制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规模,年度新增业务规模应与公司的资本实力相匹配。”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管理办法》针对养老保险公司业务特点的不同,分别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对于既经营企业年金业务、又经营保险业务的公司,封闭式短期个人业务年度新增规模为上一年度末偿付能力溢额的10倍;对于仅经营企业年金等年金管理业务的公司,封闭式短期个人业务的年度新增规模不得超过上一年度末净资产的10倍。

规范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是另一个重要看点。《管理办法》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应当要求委托人承诺资金来源、用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供经董事会决议、职工代表大会等决策程序通过的养老保障管理方案,或有关政府部门对养老保障方案的批复、核准文件,防止个别机构和人员借该业务牟取私利。

保监会根据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取消投资账户审批。原《暂行办法》中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投资账户开设为审批制,产品为报告制,为配合行政审批改革需要,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管理办法》取消了对投资账户的审批,将产品由报告制改为备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