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我省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

28.10.2013  18:50

【专报要点】保障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是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期《专报》立足问卷调查数据和失地农户生计行为分析,提出完善征地补偿政策的建议:激励积极的生计行为,强化就业支持;根据失地农户差异化的生计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政策组合包,全面提升其生计资产基础和行为能力;优化外部生计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或创业机会。

电子科技大学鞠晴江副教授主持的2011年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四川失地农户生计行为及对政策的响应机制研究》中,根据对宜宾市兴文县失地农户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失地农户的生计状况及政策诉求,提出以下观点:
一、失地农户的生计状况
(一)失地农户的生计资产条件普遍良好,具备应对征地冲击的基础。相比一般农户,失地农户地处城郊,虽人多地少,但由于区位条件较好,二、三产业发展机会多,其生计资产尤其是人力资本基础良好,对土地的依赖性普遍较低,因此,其应对征地冲击的能力较强。调查样本中,受访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全县农户的平均水平;征地前拥有务工或自主创业经历的家庭比重达80%,超过一半的家庭(56%)以非农就业为主要收入来源。
(二)失地农户的短期生计目标以安全性为首,并具有政策依赖性。根据重要性排序,受访失地农户的短期生计目标依次是收入有保障且稳定(74%)、生活质量提高(50%)、收入水平提高(48%)。这表明,征地带来的生计冲击促使失地农户将生计安全性和平稳过渡视为首要目标。同时,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受访者的生计预期与政策供给紧密相关。在对未来生计表示乐观的受访者中,28%的人将其归因于今后更优惠的政策;在对未来生计表示悲观的受访者中,31%的人将其归因于政策不到位。
(三)失地农户的生计行为适时调整,但存在隐患。基于良好的生计资产基础和目标,失地农户在征地后及时调整生计行为,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家庭从征地前的56%上升到征地后的93%,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但征地后,赋闲在家的受访者比重高达43%。导致这一消极生计行为的原因包括单一货币补偿款的获得、住房拆迁安置过渡等。同时,在养老保险缴费未专款专用的情况下,偏好现金而放弃参保的情况较为普遍,增加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社会风险。
(四)失地农户收入水平普遍上升,但家庭间分化加剧。调查样本中,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征地前的2.76万元上升到征地后的3.08万元,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征地后生活水平没有变化或得到提高。但是,不同就业类型家庭之间的差距拉大,务农型家庭、务工型家庭和自主创业型家庭的收入比从征地前的1 : 1.8 : 1.8上升为征地后的1 : 2.1 : 2.6。同时,受征地冲击的影响,感觉无生活压力的受访家庭比例从征地前的44%下降到征地后的15%。
二、失地农户的政策诉求及评价
(一)失地农户的政策诉求。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受访家庭(83%)希望获取多种形式的征地补偿。政策需求强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就业支持、社会保障、货币补偿、房屋拆迁安置。这表明,失地农户的生计需求具有多样性;与建立社会保障(提供未来收入保障)相比,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当前收入保障)是失地农户更为迫切的生计需求。
(二)征地补偿政策及评价。受访家庭获得的征地补偿形式包括货币补偿(100%)、社会养老保障(78%)、住房拆迁安置(54%)及就业支持(4%)四类。货币补偿为主、与生计需求不匹配等问题,降低了失地农户对征地补偿政策的满意度,政策满意率仅为39%。补偿不足、失业困境、房屋拆迁安置政策执行不力,是受访者对政策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调查样本中,对政策认同之处包括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家庭收入提高、子女教育条件改善等。在征地补偿中,房屋资本作为失地农户最重要的生计资产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三、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征地补偿对策建议
课题组认为,现行征地补偿政策强调按统一标准对失地农户足额补偿或置换原有资产,却忽视了长远生计改善中失地农户的微观主体地位,也忽略了不同家庭的差异化需求及其对政策的不同行为响应。案例研究表明,失地农户只有保持积极的生计态度并采取主动的生计行为,才能促使生计资产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可持续生计的实现。
(一)激励积极的生计行为,强化就业支持。生计目标指引下的生计态度决定了失地农户生计行为的调整意愿,因此,应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激发积极的生计态度,引导积极的生计活动。应尽快落实失地劳动者失业保险政策,并将其与就业培训政策结合起来,将失业金的发放与参加就业培训、积极就业挂钩,以引导失地劳动者主动就业;强化金融支持政策,为创业者提供信贷支持;在房屋安置政策中给予营业房形式的补偿,为失地农户提供自主创业的物质基础。
(二)提供多样化的政策组合包,全面提升失地农户生计资产基础和行为能力。生计资产基础决定了生计行为的调整能力,因此,政府应在尽可能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同时,全面完善就业、社保、房屋拆迁安置等政策;通过为失地农户提供多样化的政策组合包,引导失地农户自主选择,以适应其差异化的生计需求。
(三)优化失地农户的外部生计环境,拓展市场空间。区位条件等外部生计环境决定了生计行为的选择空间,因此,应加强被征地区域的规划建设和产业支撑,繁荣市场环境,为失地农户创造更有利的就业或自主创业机会。

文章来源: 网站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