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民工权益 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26.05.2015  13:32

近年来,建筑业对农民工问题异常关注,这一方面源于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的冲击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建筑行业已到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转型发展中的作用越发突出。因此,建筑业在经过30余年粗放型快速发展之后,在转型中面临着传统用工模式的必然革新,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课题。

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会长刘哲生称,建筑劳务管理问题经多年发展经历了从不受重视到越来越受重视的过程。对于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社会呼声很大,但问题解决得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政策出台缓慢和落实难以到位。

建筑劳务管理政策出台缓慢。刘哲生介绍,从 2001年到2014年的10余年间,我国涉及建筑劳务管理的主要政策仅有几部,其中最重要的是2001年发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该标准推动建立了农民工队伍成建制管理体系,将劳务管理归结到劳务企业职责之下。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保障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保证高流动性的农民工群体不对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变成了各地多年来农民工管理工作的重点。2014年以来,随着行业改革的推进,国家密集出台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筑劳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为建筑劳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落实难以到位。刘哲生称,目前建筑业农民工存在的多数问题,主要是由于政策落实难以到位造成的。他以劳务企业的建立为例说,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共有建筑业企业79000余家,而劳务企业仅有6600余家,所属人员仅有286万人,建筑业4500万从业人员中由劳务企业直接管理的劳务人员占比严重失衡。这说明有一大部分劳务工人并没有被纳入劳务企业管理之中,“包工头”式用工模式仍然占有很大市场,为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增加了行业管理的难度。

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刘哲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刘哲生说,在30多年快速发展中,建筑业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多大提高,但行业发展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大背景下,行业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在技术研发上多投入。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用工厂化生产方式代替现场施工作业,既可以减少人工投入,又能保证工程质量。这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建筑业重要的转型升级方向。

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自建筑业推行用工模式改革以来,管理层和作业层两层分离产生了3方面的问题:一是总承包企业不对劳务企业负直接管理责任,而劳务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农民工管理始终处于松散状态。二是劳务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在多种因素叠加之下,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已成普遍现象。三是劳务企业没有实力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流动性高、时间紧等原因也使农民工不愿意接受培训。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伴随着农民工素质逐年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队伍的健康发展。因此,落实农民工权益保障措施、建立稳定的高素质农民工队伍便成了当前建筑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是要改革户籍制度。多数农民工不愿意缴纳社会保险,原因在于在一地所缴费用并不能随着个人的迁移而转移。户籍限制不仅使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也使其不愿意接受城市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刘哲生建议建立与农民工最终养老地接轨的渐进式的以个人社会保障号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如由少到多缓慢增加农民工缴费额度,使农民工逐渐融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民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是政府的职责。二是确保对劳务企业和农民工管理的政令畅通。劳务分包必须由有资质的劳务企业承担,要下大力气取消“包工头”劳务分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业乱象必须改变,政令畅通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不能为了一时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三是对农民工的培训要有长远规划、短期计划,这需要政府部门将劳务培训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层层抓落实。刘哲生认为,农民工培训的主体责任在劳务企业,总承包企业有义务扶持劳务企业做好培训工作,政府应当为劳务企业农民工培训提供专项经费。此外,刘哲生认为培训考核办法应考虑到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应逐步由以书面考核为主转向以工人现场实际操作考核为主。四是严厉打击拖欠工程款和转包、违法分包行为,这是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根源所在。

在全行业改革转型的关键时刻,如何选择、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务队伍,对企业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对此,刘哲生建议,总承包企业应积极建立“以自有高技能工人为骨干、外分包队伍为主体、多种用工形式为补充的复合型用工模式”,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育建筑产业工人,又能切合建筑行业的发展实际,为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助力。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