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险保费超25亿 保险“下乡”还缺什么?

24.03.2015  12:20

  “现在农村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非常完善,农民看病有新农合和大病统筹保险,搞种养业有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当前的农村而言,满足基本保障的保险已经具备,但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保险还缺少。”3月23日下午,在乐山市市中区童家镇“新国十条宣传进农村乐山保险课堂活动”上,活动主持人、镇党委书记李探三一语中的。

  四川保险业行业协会资料显示,从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省落地至今,在川经办农业保险的公司已达7家,2014年全省种养业保费规模更是超过25亿元,领跑西部各省。

  但伴随“三农”发展步入新常态,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和频繁流通的城乡要素对新兴保险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新时期的保险如何才能更加深入农村,接地气,创新意,这在保险行业正成为一个新兴话题。

  保费规模超25亿

  种养业有了兜底利器

  阳春三月,新津县普兴镇柳江村蔬菜种植正如火如荼,当地种植大户周明成再也不用担心蔬菜行情不好、血本无归的现象了。

  2013年底,新津莴笋烂市,周明成因为种植面积大,也跟着遭殃,但好在此前他及时购买了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当蔬菜烂市、离地价低于保险约定价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他家的6.6亩地一周内便拿到保险赔款5940元。

  周明成的经历只是个案,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也只是我省农业保险探索的冰山一角。

  作为国家一项重要惠民工程,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起步于2007年。随后,我省农业保险制度不断健全,覆盖范围稳步扩大,保额逐年提高。短短7年间,全省种养业统一保险试点品种迅速由4种增加到10种——种植业涵盖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和青稞,畜牧业则包括育肥猪、能繁母猪、奶牛、藏系羊和牦牛,种植、养殖业分别由中央及省市县财政补贴75%、80%。

  “农业保险已成为四川种植养殖行业的兜底利器。”省保险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虎告诉记者,去年,我省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农业综合风险保障超过540亿元,参保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3034万户(个),种植业投保总面积近6300万亩,提供综合风险保障262亿元;养殖业投保各类牲畜8146万头(只),提供综合风险保障278亿元,农户因灾获得理赔收入近14亿元,受益农户近250万户(次)。

  保险深入农村缺产品服务更缺政策

  当前农村地区,各类种养大户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层出不穷,在“三农”步入新常态后,对我省保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全镇有耕地面积11960亩,去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购买率达100%,可谓农业保险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李探三认为,在农村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站稳了市场,但针对农民更多的健康、财产等保险需求,还有待各保险公司投入更多的关注。

  “此次活动旨在宣传保险行业新国十条政策知识,从现场的反响来看,目前我们的农村保险工作还需要提升。”周虎坦言,当前的农村市场上,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仍很旺盛,对各类符合农村经济社会需要的保险产品也非常期待。

  “农业保险看似简单,其实门槛极高,不仅需要在广阔农村遍布服务网点,还需要专业的事故勘察队伍,如果遭遇天灾,保险公司极有可能血本无归,针对保险公司经办农险业务,我们很谨慎,这也是当前农险经办公司仅有7家的原因。”周虎补充道。

  “我们公司在2007年便在乐山创新推出了农业保险,2010年更是率全国之先推出了保险理赔到银行卡的服务模式,去年农险保费收入6300余万元,我们在乐山农险市场,算是站稳了脚跟。”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乐山中心支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但即使这样,仍不敢轻松懈怠。一是担心出现病虫灾害,一旦发生,我们就血本无归。二是个别农户骗保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一旦放松管理,势必造成农险理赔服务的混乱。所以从公司经营角度来看,在农村地区深入推进保险产品和服务,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