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保费投资双轮驱动 酝酿新“国十条”

07.02.2014  12:48
核心提示:  正与国务院沟通,争取促成国务院发布《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意见》,最快将于今年7月出来。这个新的保险业国十条将对保险

 

  “正与国务院沟通,争取促成国务院发布《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意见》,最快将于今年7月出来。这个新的保险业‘国十条’将对保险业下一步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项俊波在2014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透露。

  经济观察报报道,项俊波履新中国保监会主席两年零两个月,这26个月见证了保险业从行业监管到行业利润的嬗变。

  2013年曾被项俊波称为可能是保险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年初时市场还在担忧保险业投资收益率创新低,年底时便感叹于:保险业实现投资收益3658.3亿元,收益率5.04%,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创下近4年最好水平;利润总额达 991.4亿元,同比增长112.5%。

  这得益于“2013年保险资金运用改革拓宽了投资渠道、优化了资产结构”,项俊波指出。另外,普通型人身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520%,增速创13年来新高,这是因为去年8月份启动的寿险费率市场化激起了市场活力。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保险业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89%、6.41%、4.84%、3.49%和3.39%,“大部分年度的收益率都低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指出。他坦言,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保险资金收益和结构不能有效支持负债;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等。

  现在,保险业终于有了那么一点“扬眉吐气”的感觉。

  不只是“挣”钱多了,形象也在转好。“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治理销售误导和理赔难取得阶段性成效,行业诚信服务意识逐步增强,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项俊波说。

  2014年,项俊波将落子“一个基础、五个工具”的资金运用监管新框架,推动资金运用属地监管试点,同时研究推行保险投资资产五级分类制度。

  所谓“一个基础、五个工具”是指,在加强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的基础上,强化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分类监管、资产负债匹配、资产认可等监管工具。

  而让8.3万亿保险资产“活”起来无疑是项俊波要下的一盘大棋。他给2014年中国保险业勾勒出三大改革重点:“深化费率形成机制改革、推进资金运用体制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

  “正与国务院沟通,争取促成国务院发布《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意见》,最快将于今年7月出来。这个新的保险业‘国十条’将对保险业下一步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项俊波在2014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