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沟保护区红外相机回收图片发现大熊猫金丝猴

30.12.2014  12:16

苍鹰

血雉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李庆)四川省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完成了红外相机监测项目第一阶段的布设及回收任务,30日来自该保护区消息称,通过回收的图片及视频内容来看,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动物涉及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斑羚、血雉和苍鹰等珍稀野生动物。

        11月20日至12月26日,在四川省林业厅和平武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圆满完成了红外相机监测项目第一阶段的布设及回收任务。小河沟保护区工作人员冒着恶劣的野外自然条件,经过55天的监测,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累计出动166人次,回收有效照片108张,有效视频76段。图片及视频内容涉及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斑羚、血雉和苍鹰等珍稀野生动物。

  相关资料>>>

  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

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是1993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摩天岭和岷山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深切割山地,行政区划隶属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面积28227公顷,最低海拔1310米,最高海拔4166米。保护区西接松潘龙滴水自然保护区,北临王朗自然保护区,西南为雪宝顶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无人居住,周边涉及4个乡镇11个行政村。保护区所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岷山大熊猫“A”种群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全球生物多样核心地区之一的喜马拉雅山区,该区域也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由于保护区显著的稀有性和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应于优先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中列为“A”级,为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区。

保护区内有脊柱动物27目104科291属517种,两栖类29种,爬行类31种,鸟类331种,兽类11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15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8种),大熊猫数量约37只,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黑熊、斑羚等53种(其中兽类18种,鸟类33种,两栖类2种)。区内有昆虫17目96科302种。

保护区植物种类多样,有172科732属175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珙桐、银杏、红豆杉等5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四川红杉、杜仲等9种。(资料来源: 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