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密林深处的“守护者联盟”:“如果以为这里是清修之地,那就错了”

12.06.2015  10:43

  白熊坪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正在野外安装红外相机

   守护者们

   未来打算

  一年时间里,白熊坪保护站站长刁鲲鹏认为最大的成绩就是和团队一起为保护区做了一个五年科研规划。“我们做了很多个项目来支撑这一规划。”他介绍,其中一项就是《调查食肉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他表示,自己暂时还不会离开保护区,他还会带下一批志愿者。

  志愿者陈奂琦则表示,对未来的打算,是一个秘密。

  即将离开的张宇乾则透露,自己会继续坚持学业。

  晚上12点,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熊坪保护站的灯依旧亮着,这是方圆8公里地唯一的亮光,站长刁鲲鹏倒了一杯咖啡,和伙伴们讨论着招募志愿者的事情。在这片57平方公里的深山里,这群80后、90后已经工作了一年之久。

  站里的研修生就要结业,和保护区说再见了。回想起一年的丛林生活,大家的回答都是一致的,这里并不是外人所想的那么“超脱世俗”,山中“修行”不仅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还需要充当观察员、研究员、水电工、饲养员、消防员等多种角色,6个人的团队成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守护者联盟”。在保护区发出招募令后,也有青年学子表示愿意在这里加入守护者联盟。

   日常巡山

   路都是我们走出来的,边走边开路

  白熊坪保护站,海拔1800多米,是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里最远的一个站,站里有3名保护区基层工作人员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派驻的站长和两名志愿者。

  四面环山、茂林荒草,除了眼前的绿色,能看到的只有蓝天、白云。每天清晨6点,保护站成员就要从梦中醒来,窗外鸟声此起彼伏。如果天亮得早,鸟儿们5点钟就要开始“叫醒服务”。

  早上8点是早餐时间。6月11日,由保护站工作人员杨俊“掌勺”,一锅稀粥、一盘土豆丝和泡菜,6个人围着开吃,吃完就是一天的工作。

  上午9点,露水开始减少,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就要开始日常的“巡山”了。通往山里的路是小径,20多厘米宽。“这都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一边走一边开路。”志愿者张宇乾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小径已算不错的路了,上山的路通常要手脚并用,不断往上攀爬。

  志愿者们的第一站就是保护站的蓄水池。通往蓄水池最危险的一段路,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树木铺设的栈道,踩上去上下晃动。巡视人员要记录蓄水池的水位是否正常,并用钉耙打捞水池里的树叶和枝干。“如果水流被堵塞了,下面的发电机组就会受到影响。”张宇乾说。

   野外观察

   记录动物“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性

  检查完保护站硬件后,志愿者才正式开展野外观察的活动。安装红外摄像机就是最常规的一项内容。他们需要满大山寻找野兽走过的路径,然后将红外摄像机安装在道旁的树上,记录动物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性。

  “徒步最远的一次,垂直爬山1000多米。”23岁的陈奂琦是志愿者里唯一的女生,野外徒步的最高纪录是一天,“最多的一次安装了8个红外相机”。安装红外摄像机,要放在动物出没最频繁的地方,志愿者要记录下经过的是什么动物,并根据动物的“身高”来调整摄像机的高度。比如拍扭角羚,相机通常要安装在75厘米高的地方,这之后还要用GPS进行定位。

  山中行走只要熟悉丛林,饥饿还是能避免的。“核桃、板栗、草莓等水果都有。”来了一年,张宇乾已能够熟悉辨认覆盆子和白草莓。

  杨俊是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也是志愿者的老大哥,露宿野外经验丰富。“帐篷外要生一堆火,天亮时还在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