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瘦身” 网络不离指——民俗文化如何走进现代春节?
新华网太原2月2日电题:年俗“瘦身” 网络不离指——民俗文化如何走进现代春节?
新华社记者王学涛、王菲菲
贴窗花、点花灯、写春联、守岁、拜年、放鞭炮……这个春节你坚持了哪些过年传统?亲朋好友难得一聚,你是否不停地在低头玩手机?中国传统节日习俗虽多种多样,但随着科技发展,节庆活动的简化导致仪式感淡漠,文化内涵大打折扣。专家呼吁,应采取措施让优秀传统年俗融入现代春节里。
手机成过年主旋律
“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感觉就是一个假期。”28岁的刘宇在福建一家地产公司上班,由于平时工作节奏非常快、压力大,春节成了他休息调整的时机。
刘宇告诉记者,因为亲戚少,他不用每天走亲戚,因此过年基本上都在吃、睡、上网中度过。上午快11点钟起床,洗漱完后直接吃午饭,然后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之后困了就再去躺一会儿。虽然自己感觉有些无聊,但刘宇表示,只要能和家人团聚就好。
像刘宇这样的过节模式其实非常普遍。在山西太原市一家医院上班的陈淼过年回到河北永年老家,习惯了有暖气的工作、住宿环境,回家后受不了家里的寒冷,只能每天抱着热水袋取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我们这里未出嫁的姑娘不用走亲戚拜年,每天钻在屋子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这几天就忙着在微信群里抢红包了。”29岁的陈淼说,她担心这个年就是睡睡觉宅几天就又匆匆过去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太原市一些市民,大家表示,现在过年就是从市场上买对联贴在大门上烘托一下气氛,而像贴窗花、做花灯、手写春联等传统年俗已经渐渐离开人们的生活。此外,春节期间除了亲朋好友聚会外,就是待在家中休息,看电视或者打麻将等。
传统年俗渐成记忆
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春节年俗的专属记忆。在“80后”王春的脑海里,过年就是奶奶上香祈福、贴窗花。除夕一到,心灵手巧的奶奶就买好五颜六色的彩纸,戴上老花镜,一会儿工夫,“喜鹊登梅”“年年有余”“春”“福”等窗花就剪好了。然后面粉拌上水,在火上一热,糨糊就做成了。王春就跟在奶奶身后打下手,把涂上糨糊的窗花一个个递给奶奶。
“窗户、墙、树上贴得到处都是,如果遇上下雪,我们再堆个雪人,就把窗花贴在它脑袋上。夜晚,还会在每个窗花前点上蜡烛,非常浪漫。”王春说,奶奶去世后,妈妈不会剪窗花,也懒得买,过年回家除了门上贴着千篇一律的春联外,再也看不见窗花的影子。
虽然春联家家户户仍在贴,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民俗产品也不无精致,但样式雷同,缺乏个性和创新,最重要的是失去了过年的味道。山西寿阳的韩晓华告诉记者,以前村里过年的春联都是70多岁当过教师的伯伯写的。每到年底,乡邻们就提前拿上裁好的红纸去拜访他。
“那时候伯伯身体好,不仅乐意帮乡邻写,还根据各家不同情况,写出不一样的新年祝福。”王春说,大年初一拜年,邻里互相读读各自家门口的春联,品品谁家的字写得好,也是春节的一道独特风景。
王春说,现在人们图快捷、方便,再加上买东西的时候送春联,谁还专门找人写,过年也没有了趣味。为了有点过年的感觉,今年春节她专门给自己买了5000元的化妆品,图一乐呵。
74岁的太原市民张志国告诉记者,几十个春节,他见证了花灯由纸质到绸缎,由点小油灯到点蜡烛、灯泡、节能灯的转变,现在很多家庭过年已经不再点花灯。“如今过年大人打麻将,小孩玩电脑,传统年俗渐渐不见了踪影。”张大爷不无惋惜地说。
传统与现代如何对接?
民俗专家认为,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随着社会发展,尤其城镇化进程的加剧,春节仪式的片段在不断遗失。虽然团圆、贴对联、吃饺子、拜年等程序尚存,但缺乏原有的虔诚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认为,随着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农耕时代的年俗在现代社会被冷落、被淡忘是必然的。然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追求,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寓意和期盼,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缺少节日的仪式感,渐渐节日在漂亮外衣下就缺少了鲜活的生命。”山西民俗专家杨进升说,很多民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脱离了传统节日这个载体,就更会加速一些传统非遗的消亡进程。
杨进升认为,在活跃民俗文化,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政府有责任积极恢复年俗活动,为民众举办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并在活动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环节,提高民众对年俗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另外,依托民俗学会等民间机构,引导基层民众了解传统,并在传承中发展春节。
“生活在现代社会没有必要坚持以前的繁文缛节,但是必要的礼节还是要坚守。”常嗣新说,传统年俗应该与时俱进,将对美好生活的祝愿用现代化的手段包装起来,形成新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年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