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少年赴俄交流团重回“海洋”全俄儿童中心

13.09.2018  17:22


9月12日,曾经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的四川地震灾区学生代表和中心教职工合唱《感恩的心》。(记者 谢环驰)


9月12日,汶川地震后曾在儿童中心疗养的北川男孩席浚斐(左)和中心辅导员娜塔莉亚共同宣读《中俄青少年世代友好宣言》。(记者 谢环驰)


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记者 白雪骐)



  “漂流瓶男孩”回来了。9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谈到东北亚各国人民在交往中结下的深厚友谊时,他讲述了“漂流瓶男孩”席浚斐的故事。

  这两天,这位北川男孩正随四川青少年赴俄交流团重新回到位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10年前离开时,他投下一只漂流瓶,里面放的纸条上写着“我爱俄罗斯”;10年后回来时,他收到一艘小纸船,上面用中俄两种文字写着“俄中友谊万岁”。

  和他一样,那些曾在10年前获邀来此疗养的地震灾区少年,如今都已长大成人。在这里,他们与老朋友重聚,与新朋友相识。一艘小纸船,承载着他们的记忆,寄托着他们的期望。

  心与心的靠近

  汶川地震灾区孩子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的经历,是中俄两国人民一段共同的宝贵记忆

  9月9日,在开往“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的大巴车上,白小乔一直拽着一条紫檀手链。从成都到北京,再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这条手链跟着她走了3000多公里。

  刚刚下车,白小乔一眼就认出了那位慈祥的老师。虽然相隔十年才有了再次拥抱,但两颗跳动的心从未远离。

  “您的睡眠不好,希望紫檀能够有助您睡眠。”白小乔送上了定做的手链,老师则回赠以巧克力,“希望你的生活一直像巧克力一样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900余名汶川地震灾区儿童受邀到“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在这里,他们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同俄罗斯朋友结下深厚情缘。白小乔和席浚斐都是其中的成员。

  10年前,结束疗养离开中心时,只有13岁的席浚斐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我爱俄罗斯……”他把心愿装进漂流瓶,放入大海。漂流瓶后来被中心工作人员拾到,在中俄双方关注下,席浚斐的心愿成真,如今已成为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的一名留学生。

  “希望几十年后,当年轻人成为了爷爷奶奶,他们还会向孙辈分享自己在‘海洋’的经历。”“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主任安德列·巴济列夫斯基说,这是俄中两国人民一段共同的宝贵记忆。

  10年来,随着友谊在感恩中深化、了解在交流中加深,巴蜀大地与远东海港之间,更多的心在靠近。

  “送你一艘小纸船,希望我们友谊永存!”9月12日上午,还在读高中的小伙子伊万诺夫拿出自己折的一艘小纸船,送给交流团成员做纪念。上面用中俄两种文字写着“俄中友谊万岁”,汉字写得很工整。

  伊万诺夫是席浚斐和同伴最近认识的新朋友之一。伊万诺夫说,自己常常听说2008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被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勇敢深深折服。

  手和手的相牵

  中俄两国年轻人希望一起做些有意义的“小事”,并谋划在更广泛领域内开展合作

  9月9日,一支“藏羌锅庄”舞蹈拉开了重聚活动的序幕。两国青年手牵着手,踏着同样的节奏,跳起欢快的舞蹈。

  包饺子、烙煎饼,则是接下来几天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来自什邡的小伙子肖宇说,中国青年第一次用平底锅学做煎饼、俄罗斯青年第一次学习包饺子,大家的动作都很笨拙,甚至还把面粉粘在了脸上,但丝毫未影响大家的热情。

  从一起跳一支舞、做一顿美食开始,这些年轻人也在谋划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开展合作。

  这两天,贺丹在中心结识了不少新朋友,他们的讨论话题从兴趣爱好到学习方法,再到国家之间的合作,愈加广泛和深入。“俄罗斯人民曾给了我们无私的帮助,而现在,我们能够为两国的发展做点什么?”这是24岁的贺丹从上大学开始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10年前,从未出过远门的贺丹第一次坐飞机前往俄罗斯“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这次远行让她树立了做外交官的梦想。2012年,贺丹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四年后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如今,她希望尽快与俄罗斯伙伴牵手,一起做些有意义的“小事”。

  就在四川青少年赴俄交流团重回“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之际,中俄地方领导人代表也在同一个城市展开对话。做大合作蛋糕、共享合作成果——中俄地方合作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令人期许。强化与俄地方政府间友好关系、密切经贸往来、深化教育人文交流——四川与俄罗斯地方合作前景广阔。

  席浚斐对这场对话十分关注。在他看来,在灾难中历经磨砺的中俄友谊,一定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俄罗斯和中国,那么多人给了我爱,让我梦想成真。作为亲历者,我们更要努力做好友谊的传播者,为中俄青年的相识、相知做贡献。

  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远东的深水良港,见证着友谊之船扬帆远航。(记者 吴忧李寰)